湖南省洪江市:创建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

发布时间:2022-10-12 11:33:2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龙水秀 | 责任编辑:乔沐

洪江市原名黔阳县,位于湖南省西部,沅水上游,云贵高原东部边缘的雪峰山区,东接溆浦、洞口,南邻绥宁、会同,西界芷江,北依怀化。地理坐标:东经109°32′—110°31′,北纬26°59′—27°29',市境东起洗马乡土岭界,西止托口镇鲤鱼湾,长102.0km;南起龙船塘乡雪峰界,北至岔头乡大沅,宽55.0km。总面积2174km2,其中陆地2105.36 km2,水面68.18 km2,总面积占全省l%。全市共有122座小型水库,小(1)型水库27座,小(2)型水库95座,分布在全市18个乡镇(其中湾溪乡、塘湾镇无水库)。

洪江市牢固树立“改革永远在路上”的观念,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的重要举措,以创建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为契机,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小型水库管理新模式,不断提升小型水库管理现代化水平。

建立组织体系,强化责任落实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样板县创建工作,为确保创建工作顺利进行,按照“政府主导、整体推进、管护落实、社会参与”的原则,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并出台了《洪江市小型水库工程管理养护实施方案》,明确了以市长为组长,财政、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洪江市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及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小型水库工程管理养护工作在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密切配合,按照各自的职能职责,依法确保小型水库工程长期发挥效益、保障小型水库工程安全运行。

建立五项机制,科学规范管理

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工程管理体制。坚持权责一致,明晰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关系,依法完成了全市122座小型水库管理与保护范围划界,并通过市委市政府的批复及公示,按照属地管理权限,进一步夯实了“县级政府的领导责任、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责任和各乡镇的管护主体责任”,为依法行政、依法开展水库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目前正在开展水库产权证发放工作。

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区域集中管护”的管理模式。积极探索适合洪江市小型水库的管理模式,重点解决管护主体、管护责任和管护经费落实等问题。全市小型水库管理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区域集中管护”的模式进行管护,2022年,根据洪江市小型水库的数量及实际分布情况,将小型水库日常维修养护管理分为安江片、黔城片两个片区进行,通过政府电子卖场的形式,择优选取了两家专业化公司进行管理,负责全市122座水库的日常砍青清障及隐患排查;各乡镇对辖区内的水库明确水库管护员进行区域集中管护,负责水库的日常巡查巡检养护;水库专门的维修养护由水库管理单位(乡镇)负责向市水利部门提出辖区内水库专门维修养护申请计划,市水利部门负责制定并下达市级维修养护计划,确定补助标准及验收办法。这种管理模式将专业化团队的专业技术与乡镇管护员的实地经验相结合,对每座水库都有针对性的管理与维护,同时也充分调动了乡镇、村委等部门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让所有小型水库都有“管家”。

建立了制度化、规范化的工程运行机制

明确职责,细化责任到人。明确要求各镇人民政府作为所辖小型水库的管护主体,对辖区内小型水库实行统一管理,履行安全管理、应急处置、防汛物资和抢险队伍等职责。落实小型水库防汛“四个责任人”,并在洪江市门户网站上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强化其履职能力,各小型水库均建立水库安全值班、水库巡查、水库调度等运行管理制度,确保水库安全度汛。

建章立制,强化制度保障

依据水利部《水库大坝注册登记办法》,完成了全市122座小型水库大坝注册登记工作,经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核实并颁发注册登记证书。

为进一步加强工程运行管理,洪江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修订完善了《洪江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确定了每座小型水库的度汛方案,提升了水利主管部门及运行管理单位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市水利局完善了《洪江市小型水库工程巡查养护技术指南(试行)》、《洪江市小型水库工程管理养护考核办法(试行)》等制度文件,进一步细化小型水库管理、考核和经费保障工作机制。

加强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为了提高管护人员的专业技能,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开展培训活动。一是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业务培训;二是制定了培训计划,坚持每年邀请业内专家对全市小型水库管护人员进行水库工程及管理业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小型水库大坝及建筑物巡查、工程管护、运行管理、防汛抗旱等方面的知识。三是在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维修养护工程实施过程中,邀请相关业务专家现场教学,组织管护人员学习白蚁防治、启闭设施操作、观测设施使用等知识。

建立了稳定可靠、使用高效的经费保障机制。一是保障管护经费,做到创建有资金,2019年以来市财政预算内每年列支小型水库固定专项管护资金10万元、防汛专项经费40万元;二是提升工程标准,做到创建有基础,自2020年以来,洪江市多渠道共投入中央公益性维修养护资金558万元、新增地方债维修养护资金1414万元,共1972万元,对26座小一型水库开展创建提升建设,装置水雨情自动监测设备,确保了水库工程安全,其余89座小二型的雨水情及大坝安全监测建设正在开展中,实现了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和常态化。三是拓宽投资渠道,做到创建有保障。提升管理水平,建立长效机制,需要有实实在在的资金保障,洪江市高度重视水库创建工作机遇,坚持上级争取、县级补助、社会投入等经费筹措方式,落实了每年县级水利建设基金投入60万元,并纳入财政预算。

建立了奖惩分明、考核科学的工程监督机制。一是制定考核办法,市水利局制定了《洪江市小型水库工程巡查养护技术指南(试行)》、《洪江市小型水库工程管理养护考核办法(试行)》等制度文件,通过建立考核机制,健全考评程序,强化小型水库监督指导责任。二是建立考核制度,采用不定期检查与现场结合的方式,对乡镇及物业化公司组织检查和考核,及时公布考核情况,考核结果与上级维修养护资金分配和管护人员薪酬挂钩,建立健全奖惩激励机制。

改革成绩

完成指标任务

明确管护主体和责任的比率达到100%。所有小型水库均在大坝醒目位置设立了防汛抗旱及大坝安全责任公示牌,将水库管护主体、管护范围、管护公司名称、管护人姓名、电话和大坝基本情况、“四个责任人”进行公示,让群众了解全市水库的社会化管护模式,方便群众进行监督,为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建立稳定管护经费渠道的比率达到100%。小型水库管理养护补助经费涵盖了全市122座小型水库。2022年投入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养护一般债资金1650万元,用于小型水库雨水情及水库安全监测设施的建设、水库日常维修养护及除险加固。

培训巡查管护人员的比率达到100%。2022年3月,市水利局组织了洪江市防汛抢险培训会(巡查责任人),全市122座水库巡查责任人共计122余人参加,确保责任人从“有名”真正转向“有实”。

创新管护模式

积极探索适合洪江市小型水库管理现状的管理模式,2022年全面实现了所有小型水库“政府购买服务+区域集中管护”的管理模式,是洪江市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的特色之一。洪江市从实际出发,多次组织实地调查,充分听取乡镇和村委意见,综合政府购买服务和区域集中管护方式的优缺点,采取扬长避短的方法,整合成洪江市现行的“政府购买服务+区域集中管护”的管理模式。主要分为三级运行管理:第一级,要求各乡镇对辖区内的水库明确水库管护员进行区域集中管护,负责水库的日常巡查巡检;第二级,市政府委托水利部门因地制宜分两个片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两家物业公司对全市122座水库进行日常砍青清障及隐患排查;第三级,水库管理单位(乡镇)负责向市水利部门提出辖区内水库专门维修养护申请计划,市水利部门负责制定并下达市级维修养护计划,确定补助标准及验收办法。当地管护员对水库及周边环境、地形、水情、雨情最熟悉,更有利于水库的管护,聘用物业公司进行日常砍青清障及隐患排查解决了当地劳力不足的问题,而且管护员与物业公司能进行相互有效的监督。由水库管理单位(乡镇)负责向市水利部门提出辖区内水库专门维修养护申请计划,市水利部门负责制定并下达市级维修养护计划,既加强了乡镇的主体管理责任落实,又提升了乡镇对水库运行管理的主动性,让乡镇有“要用水,先管水”的管理责任感。市水利部门制定市级维修养护计划,能确保维修养护计划专业、安全、合理。通过三级模式管理,目前洪江市全部小型水库管理不缺位、不缺项,基本实现了外观养护较好,工程设施设备满足运行要求,管护责任落实到位的常态化运行模式。

管护成效明显

一是水库环境焕然一新。洪江市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开展后,水库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库水清了,坝面净了,坝前垃圾没了,库区干净整洁,标示标牌清晰简洁。洪江市将绿色、可持续作为水库管理的重要导向,通过水库清洁整治,改善农村水生态环境,创建一批美丽水库,打造一库一景,全面实现“水清、岸绿、流畅、景美”的目标,让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治水成效,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同时,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启动“美丽乡村”项目建设,放大资源集聚效应,通过完善乡村农田水利配套和公共文化配套设施,改善库区周边群众的居住环境,打造区域旅游和发展农家乐带动周边群众致富,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和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提供支撑。二是保障水库安全渡汛。洪江市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开展后,每一名水库管护员根据职责进行水库定期巡查,物业公司按要求进行水库的定期维护、及时发现小隐患险情并及时处置,多方位对水库的管理,夯实了水库安全运行基础,牢牢守住了水库安全防线,122座水库均平安渡汛,实现了不垮一库一堤的工作目标。三是保障抗旱保供水源。6月中下旬,根据气象预测情况,按照“一库一策调度,一场降雨一次调度”精细化管理原则,分类指导水库(山塘)工程蓄水,水库山塘通过拦蓄尾水做好蓄水保水工作;7月初,及时调整了中小型水库2022年汛期控制运用方案,提前取消汛限水位,执行正常蓄水位,新增水库可蓄水量约950万立方米,为后期抗旱提供水源保障。小型水库在洪江市今年“夏秋连旱”的抗旱保灌工作中水源作用突出,通过科学精准配水,在水库的灌溉范围内的农作物基本未受旱情影响,筑牢了粮食安全水利基石。

为进一步加强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做好样板县创建工作,下一步主要工作措施:

积极落实有关方针政策,全面完成样板县创建工作。目前,按照省厅的要求,已全面完成了样板县创建基本工作,今后,将对工作进行查漏补缺,并将市小型水库样板县管理推进到“常态化”管理机制,努力加强各级教育培训,提高业务水平,进一步筹措管理经费,继续深入推进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学习省厅出台的《湖南省小型水库标准化管理资料汇编》,努力实施小型水库标准化管理,促进全市小型水库管理更加科学规范。(作者:龙水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