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县“三项举措”助推省校合作见实效
发布时间:2022-11-28 10:09:5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辛文 | 责任编辑:乔沐今年以来,夏县县委宣传部把建设红色、国情教育基地和智库合作基地作为深化省校合作的重要抓手,通过“三项举措”激发省校合作新动能。
一是深挖红色资源,延伸教育新基地。夏县河东特委革命活动旧址(堆云洞)为红色教育基地,司马温公祠为国情教育基地。今年,结合夏县熠熠生辉“四张名片”、交相辉映“五大文化”历久弥新“四种精神”,一脉相传“四精品质”,把韩家岭、师村考古遗址、夏都陶、团结渠、西阴养蚕基地、宇达集团、格瑞特庄园等作为我们的延伸基地,打造出全要素精品旅游路线、历史人文景观旅游路线、大遗址观光旅游路线三条旅游路线,召开“夏县红色革命景点解说词”,进一步规范堆云洞、韩家岭、团结渠等红色革命景点解说词。
二是发挥智库作用,引才聚智结硕果。聘请山西农业大学专家学者作为夏县智库团成员,为编制《夏县尉郭乡畜牧小镇建设规划》提供决策咨询。与河海大学博士团队联合编制《“十四五”智库建设规划》。邀请山西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等高校智库团队就建设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寻策施诊”。选派一线乡土人才参加中国农业大学组织的“助农兴农益农”线上培训。与江西景德镇陶瓷大学积极对接,全面启动“夏都陶”文化产业园项目,该项目共投资58万元。聘请山西大学美院院长为山西卫夫人书法研究院院长,开展“书法进校园”首期教师研修班,进一步为夏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聚才引智。
三是开展特色活动,充盈人才蓄水池。把开展“五个一”活动作为省校合作的重要抓手。提供一条意见建议。通过向暑期返乡大学生征求意见共计30余条。其中涉及基础设施改善的10条、教育强县的3条,民生改善的5条,其他12条。撰写一篇体会文章。参加暑期实践活动的大学生每人撰写一份心得体会。提供一个文化创意。面向全国范围的高校师生、专家团队、社会团体及个人征集夏县文化形象LOGO标识215件,其中,南通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等高校投稿作品25件。拍摄一个短视频。组织策划开展了“我眼中的夏县”主题征文和视频拍摄活动,共征文50余篇,视频10个。其中,山西农业大学牛蕊拍摄的《书写乡村振兴“诗意故事”,播种乡村振兴“新的希望”》等10人的优秀作品在夏县融媒进行系列刊登。开展一次研学活动。组织暑期实践大学生先后来到白沙河公园、庙前镇西村、堆云洞景区、司马温公祠等地参观学习,畅游美丽夏县,领略了家乡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坚实的产业基础,全方位感知家乡变化。同时,全年共计480余人积极来夏开展研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