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南科技学院以赛促学,助推“双创”工作迈上新台阶
发布时间:2022-11-29 11:04:0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胡珣 | 责任编辑:乔沐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始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完善学科竞赛体制机制,推动竞赛培训过程体系化、内容科技化、作品成果化,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在此期间学校以珙桐树学生科研兴趣小组为代表的学生组织积极参加各类大学生赛事,并取得优异成绩,夯实“双创”建设基础,助推创新创业工作迈上新台阶。
着眼系统设计,完善学科竞赛体制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日常工作体系。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发展需求,将“学生课外创新实践项目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作为学科竞赛的重点内容,鼓励学生参与高水平学科竞赛、增强科研训练,努力培养交叉学科、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要从提升专业实践的广度、深度和挑战性入手。”贵州黔南科技学院教务处处长王俊表示,学校现已将10余门依托学科竞赛培训、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特色课程,纳入核心通识课程体系,围绕电子设计、信息安全等相关竞赛,开设在线课程,编撰配套教材,探索规范化、体系化的培养模式。如知识产权与创新保护、软件开发实践、电子电路课程设计3门课程,已吸引上千人次学习,形成跨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模式。
构建竞赛组织体系,拓展学科竞赛建设布局
学校鼓励各二级学院自主参与或承办全国性、国际性品牌赛事活动,组织参与交叉学科、不同层次、参与面广、具有高水平和影响力的竞赛项目,不断完善学科竞赛布局,推动所有本科专业学科竞赛项目全覆盖。以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等竞赛项目为牵引,引导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提高专业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增强实践与创新能力。
“OpenHarmony的比赛对专业要求较高,对我们小组成员的专业技能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取得国奖之后,我们对专业和生活的理解也更加深刻。”OpenHarmony(华为)项目国家级一等奖“智慧牧场”学生负责人韩帅杰表示参加科技创新类比赛不仅能锻炼专业能力,还能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完善激励政策,严格学科竞赛规范管理
为不断扩大学科竞赛影响力和受益面,科技学院按照“鼓励参赛,奖励获奖”的原则,对在校院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的学生,根据参赛类别、层次、获奖级别,在第二课堂学分、年度评优评奖与课程免考与加分方面给予奖励;将教师指导学生在高水平学科竞赛中获奖、高质量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指导本科生高水平科研训练等纳入工作量考核体系;制定创新与拓展学分认定细则,充分发挥学科竞赛促进带动作用,将学科竞赛获奖、参与创新创业训练、开展实践活动等计入学分,激发学生内生动力。
“学校依托竞赛平台完善理论结合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取得了明显成果。”OpenHarmony(华为)项目国家级一等奖“智慧牧场”指导教师曹金香表示科技学院的竞赛奖励机制效果对学生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十分显著,对学生们的参赛热情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孕育创新文化,发挥学科竞赛示范引领
学校创新创业工作以构建“知行合一,事上磨练”的培养理念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汇聚资源,设立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开展多元学科竞赛展示活动,指导学校建设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竞赛体系,确保本科生四年内至少参与一次科技创新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校园文化氛围。
“在学科竞赛培养体系中创设符合新生难度的项目,鼓励新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了解并参与学科竞赛,充分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让学生在学科竞赛中了解项目学习、研究和管理的过程,初步形成一定的创新实践能力。”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副校长张文表示举办教育课外创新实践成果展,有利于彰显课外创新实践建设成果与成效,凝聚师生共识,助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图文:通讯员:胡珣)
学生获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