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前旗检察院:“党建+”模式带动检察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2-11-29 13:41:3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辛美娜 | 责任编辑:乔沐近年来,鄂托克前旗人民检察院围绕检察主责主业,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排难而进,围绕工作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工作,创建了“智慧党建·崇法求实”党建品牌,探索出了一条“党建+”工作模式,推进了党建与检察工作深度、有机融合,通过党建统领作用,把党的要求落实到检察业务、队伍建设、组织建设、检察文化等工作中,推动各项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一、党建+检察业务,激发检察活力
(一)党建+办案团队,释放检察新动能。鄂前旗检察院将“党建引领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理念贯穿检察工作始终,以“党建+”为核心,积极构建“党建+办案团队”工作模式,全方位推进党建与检察业务同频共振,实现党建、业务双融合、同发展、共促进。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鄂前旗检察院分别成立了扫黑除恶、林草、涉煤领域、电信诈骗、危险驾驶、知识产权等专门办案团队,每个办案团队均由党员冲锋在前,由1名员额检察官+1名检察官助理+1名书记员组成。扫黑除恶、涉煤领域办案团队更由党员领导干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主动作为,带头办案,充分发挥了党员领导干部的“头雁效应”。
(二)党建+法律宣讲,普法宣传入人心。一是送法进集市,提高群众防骗意识和能力,制作发放预防电信诈骗300余本,深入集市2次,引导大家学会识别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二是送法进社区,开展防止电信诈骗的普法宣讲活动,以座谈会、“面对面”、“一对一”的形式为社区居民答疑解惑,释法说理,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群众防骗能力和意识,切实遏制电信网络违法犯罪发案势头。三是送法进校园,持续做实法治副校长工作,向偏远地区、农村牧区学校倾斜,主动对接法治教育需求,开展“菜单式”法治教育。组织开展“情暖童心——法治进乡村”系列巡讲活动。落实强制报告制度,向辖区54个旅馆酒店送达未检强制报告制度警示牌。开展教职员工入职查询,已对36名临聘人员进行查询。四是送法进乡镇,为进一步助推破坏草原林地违规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向纵深推进,深入鄂托克前旗上海庙镇对村民深入讲解非法占用农用地的犯罪构成要件等法律法规。五是送法进嘎查,组织检察干警在嘎查开展法律宣传活动,宣讲民族政策,讲解民法,为牧民送去双语法律书籍以及与牲畜喂养相关书籍,让广大农牧民做到知法用法。
(三)党建+品牌建设,引领检察新发展。以“智慧党建·崇法求实”机关党建品牌为指引,形成“党建+公益诉讼”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公益诉讼工作科学有序推进。建立“公益诉讼+社区网格员”的线索来源机制,拓宽公益诉讼工作覆盖面。搭建“公益诉讼+党代表”共享共治联络平台,融入社会化治理,形成“人大+检察”的监督合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向基层一线延伸。加强跨省协作,与陕西省定边县检察院、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检察院共同商讨制定《内蒙古鄂前旗、陕西定边、宁夏盐池三县(旗)检察机关跨区域开展公益诉讼工作的意见》,建立蒙陕宁三省区交界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机制。今年以来,盐池县检察院向本院移交涉及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线索1件,经立案审查后,本院及时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行政机关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整改,避免了生态环境持续受损的状态。
二、党建+队伍建设,打造检察铁军
(一)党建+马兰讲堂,深化理论武装。党组书记带头上讲台,讲党课带业务,普通党员轮流主讲,扎实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同步讲评检察业务工作,分析典型案例,使党员干警在提升政治理论素养的同时持续强化业务能力,破解党建、业务融合不紧密的难题。
(二)党建+队伍管理,提升管理质效。严格参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组织实施或配合上级落实人员晋升,今年共完成1名员额检察官职级晋升; 1名司法警察职级晋升;1名检察干警工作调动;1名书记员补录考察工作;1名公务员录用考察工作,配合旗委组织部开展1名副科干部选拔任用考察及1名检察官助理等级晋升考察工作。认真做好检察队伍管理信息系统、干部管理信息系统、编制系统维护、数据上报工作。
(三)党建+专项活动,凝聚队伍力量。结合“质量建设年”活动,制定了《鄂托克前旗人民检察院深化队伍建设实施方案》,以“加强检察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保障检察干警职级待遇、完善激励约束及管理机制”为抓手,努力打造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新时代检察队伍,共组织各类素能提升活动39次。
三、党建+组织建设,坚强组织堡垒
一是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提升组织活力。每月召开一次党小组会,学习新思想新理论新政策,争当新青年;每月召开一次支委会,研究讨论发展党员、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以及其他重要事项;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学习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研究讨论发展党员事宜,接收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以及其他重大事项。截至目前,共接收入党积极分子3名,接收预备党员1名,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1名。二是开展好主题党日活动,凝聚检察力量。以“喜迎二十大”为契机,制定了“传承红色基因·强化检察担当”主题党日活动方案,组织参观了红色教育基地、档案史志馆,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消夏晚会节目展演、在职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以及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等主题党日活动。截止目前共开展主题党日活动8次,认领微心愿28个、到社区报到29人次,为民办实事21件次。此外,还完成了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
四、党建+检察文化,凝聚检察力量
一是不断加大对检察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先后建成了篮球场、室外活动场、职工之家(活动室)、妇女之家、阅览室等文化活动场所,为开展检察文化活动提供平台。二是成立了乒乓球、羽毛球、摄影、书法、瑜伽等兴趣小组。通过组建各类兴趣小组,为干警联系专门的老师,购买器材,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全体干警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了干警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三是开展年轻干警思想交流座谈会,院领导与干警展开了广泛的谈心谈话,围绕检察工作、日常生活、健康状况以及遇到的困难难题进行交流与沟通,培养了更加阳光愉悦的工作心态,营造了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四是打造了以“检务公开”、“检察建设”、“检察职业道德准则”及“我们的荣耀”为主题的检察文化长廊。文化长廊以楼层为单位,设计不同的主题和内容,既向来访群众说明了检察院各职能部门的分工,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宣传了检察各项工作的开展以及取得的成绩。同时,又辅以名言警句、故事漫画,进行廉政文化教育,传达“正德、厚生、清廉、实干”的检察精神。
五、党建+窗口服务,传递检察温度
一是坚守“救急救困、应救必救”的原则,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司法为民、扶危济困的职责和定位,到司法救助金申请人的家中进行了回访,并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和学习情况,重点向救助资金保管员核查救助资金保管以及使用情况,切实保障了救助资金用到实处。今年以来,共开展司法救助5件6人,救助资金共计5万元。二是积极化解涉法涉诉矛盾纠纷,助力平安鄂前旗建设。对于接待来访中属于本院管辖的诉求及时导入法律程序,对不属于本院管辖的诉求采取告知救济途径、移送管辖权单位、协调管辖权单位解决矛盾纠纷等。同时,通过检察长接访、带案下访、领导包案等措施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截至目前,共接访42件,解答37件;受理案件5件,办结4件,1件正在办理。三是深入推进领导干部定期接访,员额检察官带案下访活动。检察长深入大沙头、漫水塘等嘎查村社区,向广大农牧民征求意见建议,宣传法律法规,宣讲政策规定,切实将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解决好。截至目前,检察长带案下访4户,员额检察官带案下访10次。 (作者:辛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