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近期,信阳市民权街道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部署,以设施固基、用创新破局,加快构建居家社区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社区治理相融入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提升养老服务品质,让老年人的幸福感看得见、摸得着。
红色养老服务队为辖区老人上门采集核酸(民权街道供图)
养老服务好不好,关键在于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民权街道组建起“红色养老服务”队伍,由各社区党支部书记担任“红色养老服务”负责人,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志愿者等担任“红色养老服务”队员。依托辖区现有养老服务场所、服务设施、服务网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照顾身边孤寡空巢老年人群。“红色养老服务”队员们为辖区内的孤寡、空巢老人建立了“关爱台账”,每位队员照料5名老人,提供上门核酸采集服务、代办服务、出行服务、就医服务等多项免费助老服务,每周还会主动与老人通话或到老人家中陪他们聊天,用这种方式避免独居老人感到孤独。
民权街道张李湾养老服务中心(信阳日报供图)
走进张李湾养老服务中心,铺满地砖的石路、种满绿植的杆栏、开满鲜花的小院……这个曾经的老旧小楼,如今温馨舒适,满满家的感觉。这是一个拥有55张床位的社区养老中心,紧邻社区办公室。每天早饭后,老人们都会来到院子里或者活动室,在护理员的帮助指导下进行适量运动。下午,养老中心还会组织老人们开展下棋、唱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一家体现“医养结合”理念的专业养老服务机构,养老中心还定期为老人提供体检、理疗等专业服务。
社会社区老年志愿者宣讲红色故事(社会社区供图)
为发动老年群体主动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更好地融入社区大家庭,民权街道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招募老年志愿者,成立了3支志愿服务团队,涵盖矛盾调解、文化体育、环境卫生等方面,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每周末,赵家桥社区老年志愿服务团队的队员们都会手持夹子和垃圾袋在小区里巡逻,清理地面上的废弃烟头、纸屑,引导居民爱护环境,文明养犬。社会社区老年志愿服务团队采取讲红色故事、文化历史科普等活动,传红色基因,育时代新风。白果树社区老年志愿服务团队由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人员组成,协助社区协调群众间的纠纷,化解基层社会矛盾。各志愿服务团队依托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图书室、活动室等,支持老年人广泛开展自助、互助和志愿活动,让老年人感受到自己被重视、被需要,纷纷主动参与社区社会生活。
“我们将持续巩固夯实社区养老服务的基础建设,以创新服务为着力点,持续完善辖区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真正实现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让民权老年人幸福感大幅度提升。”民权街道负责人说。(图文:民权办 梁益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