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目标下,如何推进全民健康

发布时间:2022-12-01 16:44:1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杭州城研中心 | 责任编辑:乔沐

日前,“健康共富与全民健康”主题论坛在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召开。

本次论坛由杭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杭州师范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杭州城市学研究会主办。论坛采用了线下主会场和线上网络会议相结合的方式举行。聚集了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行业的专家学者和省市政府相关部门领导,以及公共卫生政策与管理学科相关教师、研究生约二百余人参会。

杭州师范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王小合教授主持论坛。与会专家围绕“健康共富的缘起、概念及内涵”“后减贫时代下的健康贫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级提升”“中医药现代化管理“等议题展开深入阐释和研讨。

杭州师范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孙涛教授从理论构建的角度,阐释了健康共富实践和叙事的缘起、健康共富的概念、健康共富的内涵以及健康共富的推进这四个方面议题,旨在激发卫生健康治理与政策领域学者、行业实践专家对健康共富话题的关切和思考。孙涛教授指出,在新阶段、新发展理念下,对于健康共富的时代意涵,要摆脱既往理念的惯性,立足于当前人类健康内涵时代演变以及治理实践新范式,勇于探索建立全新思考体系,努力引诱出健康共富的新型实践,形成一种超越曾经既往的健康理解新格局。健康共富是人民朴素的需求,以健康共富协调健康治理与社会经济事务的融合共创发展,是中华文明有序稳态演化的力量。在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下,健康共富将不再局限于以健康为中心的行动与治理的单一网络,而是侧重于健康治理与其他社会事务行动和治理网络的全新连接、联动以及创造性融合,是一种全新的跨网协同格局,既包括传统健康治理的内循环,又要推动健康治理和其他网络的外循环。

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李叶教授认为,社会进入到后减贫时代,只有解决了健康贫困才有可能实现健康共富;消除健康贫困是社会发展维稳的基石,也是中国继续书写减贫奇迹和实现健康共富的核心要义。消除健康贫困,首先要明确健康贫困的概念,可从健康存量、经济贫困、机会与能力贫困、制度等四个方面进行解读。对健康贫困进行测度和影响因素分析时,需要关注如何构建适合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贫困测试方法、如何运用多学科方法学精准刻画贫困驱动因素、区域健康贫困的空间特征以及多主体协同治理等方面。

杭州市余杭区第三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袁春锋围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级提升助力健康共富之探索”主题,认为健康共富最终要实现的是健康带给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体验感和获得感,要从健康服务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层面进行考虑。就供给侧而言,共富问题关键在于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消除区域差异化和区域资源配置的不均衡问题。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有三种方式,即帮扶式、扩张式和兼并式。作为基层医疗机构,余杭区第三人民医院从提升健康供给能力、从业人员价值体现等方面着手,整合不同层级的医疗资源,形成了市区联动、区镇一体的“1+1+7”的医疗健康共同体,同时与高校研究院所合作共建实践基地,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为杭州市余杭区乃至县(区、市)域探索高质量建设健康共富示范区提供助力。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张亮教授认为,探讨健康共富,需要高度关注中医药管理的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要用中医的思维而不是西医的思维来发展和管理中医。在现代转型、改革的进程中,中医管理应从服务普惠化、体系完善化、管理科学化三方面紧跟时代步伐,高度关注中医药服务中技术型服务和整合型服务的作用,切实厘清中医和西医的特点,建立以基层为重点,以人民为主的新型健康服务体系。健康层面的短板在于健康风险的控制,重在各个体系,各个层级之间的协调和整合。他强调,中医需要基础性资源的保障,特别是人才资源。中医文化的培养和建设同样迫在眉睫。最后,特别是基于治理问题,张亮教授强调,要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服务的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把握与公众的良性互动,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机制。

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一级巡视员滕建荣指出,健康共富是系统性的,需要加强调查研究,对其边界、范围、目标、途径进行系统研究,同时也需要政府对健康共富发挥引领性作用。健康共富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既要做好中医的传承与发展,也要勇于改革探索,坚持目标导向,在实践中发展,最终形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果。

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巡视员项海清认为“富”的概念是相对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健康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亟需政府、学者共同努力,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适当调整政策供给,从而不断缩小差距。浙江省卫生经济学会徐盛鑫顾问认为在解决健康不公平问题过程中,政府必须身先士卒,坚持问题导向,切实研究解决现实存在的跑马圈地、健康贫困、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杭州城研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城市卫生健康平台副秘书长崔琳琳强调,人是现代化的本质和核心,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全民健康是多主体、多层次、多领域、多角度的多维概念,既是共同富裕的基础,也是共同富裕的目标。面对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国情,如何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健康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专家一致认为,应基于多学科交叉、多部门协同、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共同研究和探讨健康共富与全民健康问题。今后一段时间应以基层卫生为重点,以消除健康贫困为核心要义,发挥政府引领作用,提高医疗健康技术水平,解决人才问题,传承创新中医药事业发展,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动力活力。面对健康共富,要贯彻新思想,践行新理念,建设新时代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与健康保障的协同治理体系,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并行,以系统科学及其整体智治的思维方法推进健康共富与全民健康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供稿单位:杭州城研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