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宁市大力推动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发布时间:2022-12-08 10:45:5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中共伊宁市委宣传部 | 责任编辑:乔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近年来,伊宁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利用各方优势资源,坚持城乡融合发展,通过大力发展产业来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走出一条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振兴之路。
近日,在伊宁市吉里格朗村的红穗高粱合作社加工坊里,十余名工人正在忙着扎扫把。吉里格朗村村民阿布都沙拉木·达吾提已经在合作社里打工三年了,平时他扎一把扫把能挣2.5元,一天下来可以收入100元左右。每年冬季他都会来合作社扎扫把,一个冬天可以挣近两万元。
为了把小扫把做成大产业,吉里格朗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扶持扫把产业做大做强。2022年,吉里格朗村高粱种植面积5000亩,年产扫把120至150万把,形成产值高达1500万元的特色种植产业,带动133户农民加入合作社从事扫把加工。如今,扫把产业已成为吉里格朗村村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最早我们的工人只有十几个人,现在达到了100人左右。我们这里各种扫把都有,还有工艺品扫把。”伊宁市喀尔墩乡吉里格朗村红穗高粱合作社理事长阿布都外力·艾力说,“今年合作社生产了60多万把扫把,算上农民家扎制的,全村一年可以生产扫把100多万把。我们还要扩大生产规模,争取每年的生产量达到150万到200多万把。”
除了红色的高粱经济,吉里格朗村还建立了白色的骆驼奶经济、绿色的车厘子经济和黑色的乌斯曼草经济,形成了吉里格朗村村民增收致富的四色经济产业。
艾地汉·孜力甫是吉里格郎村垚旺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法人,也是骆驼养殖大户,在村里的引领下,他带领合作社社员养了130多峰骆驼。由于需求量大,合作社产的驼奶供不应求,客户都是到家门口来收购。
从养牛到养骆驼,艾地汉·孜力甫不仅拓宽了致富路,合作社5名社员也有了可观的分红。而且社员在合作社打工,还有一份稳定收入。他介绍道:“一天挤40公斤驼奶,一个月就能卖五六万元,一年就有六七十万元的收入。”
今后,吉里格朗村计划引进高粱新品种扩大种植,通过高粱编织十二生肖等工艺品,让高粱产业转入工艺品行列,并通过“支部+合作社+电商平台”产业发展模式,为“四色”产业开设网店,拓宽销路,不断做大做强合作社,让合作社成为村民抱团发展、稳定增收的新引擎。
伊宁市委宣传部驻吉里格朗村第一书记王铁柱表示,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要全面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作为自治区的乡村振兴示范村,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在“四色经济”上再做一些文章,比如说在深加工、精加工和对外销售上,把更多村民吸引到四色经济上来,让群众的钱袋子尽快鼓起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伊宁市坚持先行先试、示范带动,以发展农村产业为主线,健全完善乡村振兴、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支持产业发展、乡村振兴项目谋划储备等长效机制,保障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伊宁市委常委阿布力克木·吾布力卡斯木说:“伊宁市各级领导干部深刻把握乡村振兴工作新的时代使命、新的历史方位、新的重点任务,坚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看乡村振兴、抓乡村振兴,切实增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先行先试、示范带动,以发展农村产业为主线,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突破,计划到2025年完成自治区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县(市)、6个示范乡镇和54个高品质示范村的创建目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在伊宁市喀尔墩乡中小微工业园里,伊犁康乐制衣有限公司的员工们正在加工一批校服订单。这家企业主要生产各类服装及床上用品和布艺产品,产品远销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及全疆各地。这家企业的引进,为当地解决了180多人的就业问题。
员工张敏已经在这家企业工作了六年,她从一名普通的缝纫工成长为熟练的技术工,工资也在年年提高。“我每个月工资在四五千元,高的时候能拿到五六千元,吃住全在厂里,挺好的。有了稳定的工作以后,我的家庭生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张敏说。
喀尔墩中小微工业园是伊宁市通过劳动密集型聚集发展,就近、就地解决周边乡镇街道村居民就业、增收的重要园区。目前,园区开工生产的30家企业带动就业近2000人。随着园区三期项目的建成,还将为周边群众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实现村居民实现长期稳定就业。
伊宁市喀尔墩中小微工业园党支部书记开付尔介绍说:“园区三期项目主要以食品类中小微企业为主,我们将提供近三万多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可以吸引13家企业入驻,为周边提供近1000个就业岗位。”
今后,伊宁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培育农业全产业链,加强农副产品品牌建设,更好更快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当地农民在产业发展中增收致富。
伊宁市委常委阿布力克木·吾布力卡斯木表示,伊宁市在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需要从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一要加快培育农业全产业链。突出延链补链强链优链,积极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五大优势产业重点链,切实把农副产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二要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持续走好品牌兴农强农之路,积极培育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特色农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协同发展的农业品牌体系,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三要做优做强乡村休闲旅游业。加快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支持发展乡村民宿、农家乐,推动乡村休闲旅游业向更高层次融合、更高水平发展。(供稿:中共伊宁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