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区:搭建“重点场所网格管理平台” 提供系统性监管方案

发布时间:2022-12-21 17:04:2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辛文 | 责任编辑:乔沐

重点场所监管存在盲区、执法欠缺合力、管理不够系统等问题,重点场所安全监管如何高效快捷提升?绍兴市上虞区给出了答案。

绍兴市上虞区通过梳理明确小餐饮、劳密企业、高层建筑等35类重点场所,健全场所网格化管理机制,于2022年6月正式上线“重点场所网格管理平台”。

据悉,自上线以来,归集4.1万家重点场所基础数据,上报处置隐患1.1万余件,暗访隐患数同比下降11%,隐患处置平均时间由18小时缩短至8小时,前三季度全区平安建设预考核排名居全市第一。

“一单一码”升级搭建重点场所网格管理平台

重点场所一直是平安隐患易发领域,也是除险保安重点领域。针对重点场所的监管问题,上虞区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和更新。

“2020年,上虞区从需求侧出发,针对重点场所管理中存在的主体责任压不实等问题,创新构建“一单一码”,推广普及平安标准清单、开发应用“平安上虞码”,入库各类主体4万余家,自主转码率、绿码率分别保持在75%和90%以上,实践做法在全省平安建设培训会上作经验介绍,成功入选全省数字法治最佳实践案例培育清单。”

据上虞区王一争(上虞区法学会副会长、社会治理中心副主任)介绍,2021年,沿着省委数字化改革轨道,通过存量升级与增量开发相结合,将“一单一码”升级打造为重点场所网格管理平台,突出多跨协同、流程再造、制度重塑,并成功揭榜挂帅,并获得专项补助资金110万元。

在此基础上升级搭建的重点场所网格管理平台,又将以各个不同的场景,进行系统的管理。

基层智治系统为依托构建“一舱三端四场景”

“对于我们企业来讲,安全隐患的排查至关重要,以往我们更多的是依靠不断增加安全防护设备、巡查保安的方式来加强企业的安全防控,这种方式往往也存在预警不及时和耗费人力物力的情况。在搭载了重点场所网格管理平台后,网格员定期来帮我们检查隐患,我们的安全预警、隐患得到了更及时的反馈,哪里可能存在安全隐患,都有平台进行推送预警,做到精准防范”。上虞区一企业管理者说到,以智能管理系统为依托,为企业节约了更多的人力成本,也更加准确的保障了企业的安全。

这就是重点场所网格管理平台在重点场所的突出应用,除了对重点场所的安全预警,该应用以基层智治系统为依托,归集重点场所8个业务部门22类数据,构建“一舱三端四场景”体系架构,即重点场所全量数据舱、“一单一码”子场景、“网格组团”子场景、“网格管理”子场景以及“战时网格”子场景。

众所周知,出租房的一直也是重点场所管理的一个重点。很多出租房因为房屋设施老化、人员结构复杂等原因,致使安全隐患时有发生。例如在公租房较为常见的私拉电线行为,通过重点场所网格管理平台的“网格”式巡查,便可以深度排查这种现象发生的时间、严重程度,同时,也会提醒相关人员进行整改。除此以外,对于其他的安全隐患也可以同样进行全方位巡查和预警监控。

“在建立“网格管理”过程中,网格员或镇街部门工作人员在重点场所巡查中,发现场所隐患,将及时打开网格员端或治理端,新增重点场所事件按照既定表单填写相关参数后提交,一方面,系统将自动推送该重点场所平安主体端,场所平安码将被赋予红码,场所平安主体整改提交资料后,平安码即被赋予黄码,另一方面,事件自动推送至镇街牵头管理部门的治理端,工作人员根据场所隐患判断处置单位。”通过管理平台实现重点场所安全隐患的排查、上报、治理等全过程。

王一争指出,下一步,将健全赋码机制,持续对接企业码、场所码等现有资源,丰富数据来源,强化后期研判,不断优化“红、黄、绿”码内涵以及对重点场所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将强化激励机制,对主动转码、积极学习、落实整改等任务的予以一定物质或非物质奖励,进一步提升重点场所对平台的使用黏度。

改革突破为重点场所管理提供上虞经验

上虞区曹娥街道鸿雁社区是一个结构住宅和生活结构比较多元的社区,一些沿街的店铺如餐饮、超市等都不只是单单用来做生意,很多铺面还会有人居住,用户在使用天然气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安全隐患。在重点场所网格管理平台中,就能够及时通过网格员的巡查进行预警,排查人员居住情况和燃气安全阀等是否存在问题,一旦发现问题将及时提醒相关负责人进行关注和整改。

通过重点场所网格管理平台,真正实现了重点场所安全管理从发现隐患到预警监测再到问题处理整改的全过程。此外,上虞区还结合重点场所管理需求,对照政策制度供给、机制体制创新、事件流程重塑以及数据开放安全等系列改革清单进行重点突破。

下一步,将继续做好平台迭代深化,进一步归集场所执法数据,探索平安码集成应用和隐患预警预测,完成网格智治评价指数开发应用,为全省重点场所管理提供上虞经验。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