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奖的背后:深铁16号线攻坚克难的建设之路

发布时间:2022-12-22 10:46:1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辛文 | 责任编辑:乔沐

东部地区轨道交通的发展,是近年来深圳交通发展的重点之一。年底,深圳地铁16号线即将投入运营,标志着深圳城市轨道的步伐进一步“东进”,覆盖更广阔的东部区域,坪山、龙岗两大工业大区的通行干道将进一步拉通。

城市轨道网络的日益密织,离不开建设者的辛勤付出。根据广东省总工会印发的《关于授予省重点工程劳动竞赛先进集体和职工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的批复》,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6号线榜上有名,深圳地铁承建方共 7个集体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中国铁建深圳地铁16号线总承包项目部副经理李新泽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直面高难度破岩溶地质施工难题

岩溶地质是地下工程建设最大的“拦路虎”。16号线需穿越13.3公里的岩溶强发育区,全线有一半以上的车站和区间位于岩溶强发育区,是深圳地铁建设首次大规模穿越此类地层。岩溶强发育区,溶洞形状极不规则,最浅和最深埋深距离相差极大,给实际施工带来了巨大挑战,在深圳地铁建设史上尚属首次。

在岩溶区开展地下施工具有很高的风险性与不可预见性,开挖过程中随时会遇到涌水,其中,在龙东村站的施工可谓最令工程师们印象深刻,此处位于岩溶强烈发育区,施工时曾上演过一次惊心动魄的“层岩涌水救援行动”。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强烈的涌水,水柱有3米多高”,有着丰富排水经验的工人老罗回忆道,“那是2020年1月份的时候,龙东村站出现了第4次大涌水,很快地下二层的水位就已经淹没了抢险工人们的鞋子。”当时先后投入了抢险人员147人,在长达120个小时涌水抢险后,水位才有了明显下降。

也正是有了那一次特殊的经验后,参建方进一步完善了基坑涌水应急处理方案,加强了对各类应急物资的储备,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开挖一段、封闭一段”的施工组织方案,在降低涌水处理困难与风险的同时,安全有效地进行了土方开挖施工作业,成功攻克了岩溶裂隙强烈发育特殊地质区域的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的难题。

精准增智赋能确保盾构掘进优质高效

区间地质复杂制约着盾构掘进,为此各参建单位联手铁建重工集团“量体裁衣”,对盾构机的刀盘型式、刀具类型、耐压能力等进行针对性研究、设计,在盾构选型上挑选超常规性能设备,保障盾构机在面对复杂多变地层时,既啃得动“骨头”,又啃不坏“牙齿”。

“我们选用了‘六辐条+面板’的复合式刀盘,在不同地层掘进时就搭配使用不同刀具。”16号线总承包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董志介绍道,同时在刀盘前增加摄像头,采用激光定位导航系统等先进工艺技术,使得盾构机变得更加智能、性能优越、可靠稳定,“我们还改进了注浆系统,在盾尾后方进行二次补浆,保证施工质量,规避地面沉降风险,提高了掘进效率。”

在盾构下穿龙岗河时,参建方还成立了专业的应急突击队伍,配备综合应急抢险车,多次演练应急方案,坚持地上地下24小时联动机制,对该重大安全风险源保持高度敏感性。“施工时使用了先进的克泥效工法,就是在盾构机台车上增加一套克泥效设备,配合多重举措稳定地层,可以保证盾构机安全快速地通过。”董志补充。

持续攻坚克难解工程沿途迁改之围

据悉,16号线全线车站区间共穿越地块12处,沿线拆迁工作体量大,地下管线错综密布,周边环境复杂多变,交通导改作业繁杂,诸如此类施工“堵点”严重制约了工程的正常推进。

以位于城市主干道的大运中心站和龙城公园站为例,道路两侧管线繁多,地下电力、燃气、通信、监控、消防和给排水等综合管线交叉,盾构机需先后下穿箱涵、燃气管道、电力管沟、给水管道等。负责此段线路施工的中铁二十五局项目经理刘恒伏介绍:“由于管线迁改不可控的制约因素较多,我们在施工过程中见缝插针,分段施工,并严格落实了管线保护措施。”

与此同时,为保障民众顺利出行,黄阁坑站共分4个阶段前后进行了11次交通疏解。坪山围站结合车站建设工期和道路保通需求,从路网结构、交通流量流向、交通分流线路等方面综合考虑,分3个阶段6期进行了疏解。

最终,建设者们完成了房屋拆迁48万平方米,迁改雨水管、污水管、给水管、燃气管等各类管线318次,完成交通导改84次,推进工程建设稳步向前。

镌刻奋斗史诗“大兵团”作战实现高质量开通

16号线是中国铁建在深圳承建的第一条整线地铁工程,由铁建南方公司牵头,系统内14个工程局和22个工程公司参与建设,共同完成了这一“大兵团、全产业链”协同作战的大工程。

围绕2022年底开通目标,铁建南方联合各参建集团倒排工期、统筹推进,强力组织、加快进度,以“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决心和勇气开展“保开通”大会战。土建施工单位加大组织力度和资源投入,有的放矢地化解每一个施工卡控点;轨道施工单位增加作业面,创新施工工艺,研发钢轨自动化卸车设备,引进低高度平板运输车,进一步提高现场施工效率;系统设备施工单位,打破先铺轨后放缆的常规工序,结合现场实际巧妙构思,采用无轨施工放缆方案,有效确保电通节点;装饰装修单位深刻认知“深标”严于“欧标”,严格执行“深圳标准”,打造的样板站龙城公园站及装配式冷水机房多次迎来业主和兄弟单位的观摩,车站装修质量屡获点赞。

工程施工高峰期,同时有11000余人在现场挥洒汗水、倾心奋战,各参建单位和全体参建人员发扬“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铁道兵精神,提前九个月攻克了岩溶区施工风险高、征地拆迁体量大、地下管线错综密布等一系列影响项目建设的关键难题,基本实现永久市政接驳的高质量开通目标,充分演绎了深圳速度和深圳标准,在攻坚克难中镌刻出了一部动人心弦的奋斗史诗。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