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改造·精提升”|苍南县做足“三增”功夫 扮靓“浙南第一站”

发布时间:2023-01-03 11:24:0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辛文 | 责任编辑:乔沐

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是落实全省大花园行动计划,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之举和战略之举。今年以来,苍南县聚焦“五精”体系,全面推进核心景区环境提升、旅游业态培育升级,探索走出全域旅游与全民共富协调并进新路子,着力实现风景增色、游客增兴、富民增收,高质量打造“浙南旅游第一站”,展示山海苍南最美新画卷。

一、风景增色,打造山海旅游“好风光”。

苍南县坚持埋头苦干实干,全力以赴做好全年度“微改造·精提升”任务攻坚,打造“设施精良工程、环境精美工程、服务精心工程、运营精细工程、体验精致工作”的“五精”体系,着重推进旅游核心吸引物和旅游接待场所改造提升,特别是带动旅游度假区、文博场馆和酒店、民宿等占比较少的场所“微改造·精提升”,实现全县风景增色。

“独立书店”+“公益阅读馆”+“沙龙大厅”,这是位于霞关镇的半书房,以“博采众长,文化百里”为愿景,以传播严肃阅读、服务公共文化生活为己任,是兼具人文书店、民间图书馆及沙龙中心等多种功能的公共文化空间,受到了往来游客的喜好。今年以来,霞关镇紧紧围绕当地丰富的历史底蕴,紧扣“微改造·精提升”行动契机,分别对半书房一层独立书店+公益阅读馆+沙龙大厅及二三层民宿进行优化提升,并从服务质量上入手,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致力于各类阅读推广公益事业。截至目前,已举办大小沙龙讲座六百余场,参加者近十万人次,形成“名家思想现场”“半席TED演讲”“中国南方阅读论坛”“众筹音乐会”等系列品牌活动,有效改变了当地区域文化生态,为知识性的公共生活提供了可能,在全国引起了积极良好的社会反响。

在风光旖旎的苍南县藻溪镇鲤鱼山公园入口处,有一座红顶瓯式建筑,颇为引人注目,这是温州市规模最大的民办奇石博物馆。今年以来,藻溪镇紧扣“微改造·精提升”的“微”、“精”二字,从细微处下功夫,通过展示各种千奇百怪的石头,传播赏石文化内涵、分享典雅文化、服务大众美学美好生活。同时,在馆外建设盆景园,种植大量绿植花草,优化整体生态环境,为观赏者营造了浓厚优雅的赏石氛围,为游客带来更好的体验感。

在苍南县,类似的风景增色行为还在上演。苍南还将持续在在文化上做深耕,在细节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山海旅游品质,构筑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二、游客增兴,重新焕发乡镇“新活力”。

2022年,苍南各乡镇、建设平台瞄准冲刺“全年红”,在“微改造·精提升”项目发掘和推进质量上不断发力,从细微之处解决了一批困扰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问题,从“小切口”实现了“大发展”,通过游客增兴,重新焕发乡镇“新活力”。

福德湾村,地处温州市苍南县矾山镇,因具有600年炼矾采矾历史备受关注。但福德湾景区入口标志性不强,沿路两边环境景观设施基础差,产业业态较为单一等问题制约其发展。今年以来,矾山镇结合“微改造·精提升”行动,以“五精”工程为目标,先后投入资金6300万元,对景区内部进行全面提升。依托福德湾村落古朴而独特的面貌,矾山镇增设网红打卡点,修建休闲休憩点,改善夜景灯光设施,使得景区焕发新活力,展现新面貌。同时,聚焦矾矿文化、工业文化、老街文化,打造福德湾非遗一条街展览展示师范街,为游客带来布袋戏、剪纸、矾塑制作等非物质文化盛宴,并增设VR体验的文创产品馆,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进一步丰富旅游形式,吸引了数万游客到访。

在苍南西南一隅的村桥墩镇矴步头村,充分利用矴步头村省级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建设项目,结合“微改造·精提升”行动,扩展联动下游的下垟村,撬动了民间资本,共建共享。矴步头村老街修缮、洪家湖老宅修缮、谢云碑林建设、漫村荷塘、矴步头外立面和夜景灯光项目、下垟村3A级景区村创建项目…一系列的“微改造·精提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带动了矴步头村小森露营基地、矴步头村牧野烧烤露营基地、下垟恺海酒窖、夏至岗水果采摘基地等民间投资项目的发展,矴步头村经济取得一片的红火。

在实现游客增兴的征途中,苍南县精准找准目标定位,为乡镇周密编织综合保障服务网,全面当好“联络员”“服务员”“安全员”,加强项目建设和文旅“金名片”培育的综合保障,以决战的坚定意志,以赶考的先锋姿态,冲刺全年红,在服务共同富裕的大潮中,交出文化和旅游高分答卷。

三、富民增收,数字赋能谱写“新发展”。

今年以来,在浙江数字化改革的大潮中,苍南聚焦“数字文化”跑道,推动文旅数字化建设全面铺开,通过谋划一批引领性、标志性的文旅数字化改革项目,奋力打造文化和旅游领域数字化改革的标志性成果。

苍南各地数字化文旅新场景正不断涌现。数字化改革亮点纷呈。走进苍南县马站镇中魁村,“长者食堂”、5G云诊室、农村智慧教育场景等多种数字化场景运用在这落地生根。近年来,马站镇中魁村依托未来乡村建设,聚焦做好“微改造”的“绣花”功夫,搭建“文化大脑+社区文化”,“健康大脑+社区医疗”,“旅游大脑+智慧旅游”,“救助大脑+智慧救助”,“养老大脑+智慧养老”,“教育大脑+智慧学校”的“2+4”多跨场景,建设数字化图书馆,5D教室、5G云诊室、乡土文化馆、气象实验室、智慧康养室,乡村治理数字化驾驶舱等基础设施。结合物联网技术,消除各领域“数字壁垒”,实现数字化改革的普惠效能。

苍南县国有景区更是以“微改造·精提升”为契机,大力实施数字化、智慧化景区改造提升工程,推动渔寮智慧景区“微改造 精提升”项目、海口景区智慧化项目落地,通过完善建立游客中心智能票务系统、智慧管控平台、AR管控平台等智慧化功能,涵盖了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旅游元素,推动景区实现数字化转型发展,让来苍游客享受更高质量的旅游服务、更高品质的旅游体验。

如今,随着“微改造·精提升”工作的推进以及数字技术在文化旅游领域的融合应用,苍南正加速实现以数字化赋能苍南旅游产业新发展,走出一条具有苍南特色的旅游发展道路,助力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2022年三季度31个试点县(市、区)微改造综合评价指数显示,苍南位于第六位,处于全省上游水平。日前公布的“微改造”示范点公示名单中,苍南县以37个省级示范点和10个市级示范点居全市前列。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