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育桃李,“廉”香满校园

发布时间:2023-01-19 09:23:1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李永明,钱钱 | 责任编辑:乔沐

——衡东县欧阳遇实验中学“清廉学校”建设情况汇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育人之基,清廉为要。近年来,衡东县欧阳遇实验中学立足本校特色,认真开展“清廉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三大“阳光工程”,建设“四清学校”,清廉学校建设工作得到市县两级的高度评价。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凝聚工作合力上下功夫

“清廉学校”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欧阳遇实验中学把“清廉学校”建设纳入学校日常工作中,成立了以校党总支书记为组长,校长、副书记兼纪检监察员为副组长,学校各部门、各处室、各年级组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可行的工作实施方案,由校党总支、校长室负责整体工作的策划指导,学校各部门根据自身职能职责全面推进,师生互动落实各项具体活动,全校上下形成合力,“清廉学校”建设稳步推进。

二、聚焦“三个阳光”,在深化培树主题上做文章

在清廉学校建设过程中,欧阳遇实验中学经过反复思考,选定了社会、学生、老师高度关注的三个方面作为着力点和突破点,通过实施“阳光招生”“阳光校园超市”“阳光职称评审”三大“阳光工程”,全面推进清廉学校建设。

(一)在社会广泛关注的招生上出实招。学校第一时间将县招生委员会制定的招生方案“亮”出来,第一时间将招生名单“晒”出来,2022年学校招生完全按照县招生委员会、县教育局的规定动作进行,未多招或乱招一人,真正做到了阳光招生、清廉招生。

二是在校园商店管理上出狠招。学校95%的学生都寄宿,实行的是封闭式管理,为方便学生,在校内设有校园商店。如何保证商店的食品安全,学校在对商店的经营监督上出了一个狠招:发动全校学生对商店进行监督,一旦发现商店有“三无”产品或过期变质产品,则按商品的价格罚款十倍,罚款作为奖励奖给学生。所以学生到商店购物特别认真细致,如买到不合格的商品不忧却喜,商店经营者经过两次罚款后,再也不敢粗心大意了。

三是在教师的职称评审上出新招。职称评审关系教师的切身利益,老师们高度关注,每年都竞争激烈。学校推荐参评教师的过程中,严格按上级规定程序和标准操作,同时还亮出了一大新招:在评委评分以后,让参评的教师互相核分。在核分的过程中,因为关系到自己是上还是下,所以不会讲一点情面,也不会有半点粗心,经过互核,参评的老师都口服心服。因此,近年来,学校职称评审工作平稳有序,且100%顺利通过上级评审,很好地调动了老师们工作的积极性。

三、打好制度“补丁”,在保障“四个清廉”上动真格

为了让廉政之风能长驻校园,形成长效机制,欧阳遇实验中学从师德、财经、后勤、招生等多方面完善修订了相关制度,打好制度“补丁”,杜绝违纪违规事件的发生。在教风、财务、服务、资助“四个清廉”上动真格,下真功。

1.规范从教行为,弘扬清廉教风。

廉洁从教是师道之前提,是立教之根本。欧阳遇实验中学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关于师德的论述和上级关于师德的各项规定,引导广大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从思想上进一步提高教师依法从教、廉洁从教意识,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内部环境,开展师德师风自查,进一步规范教师行为。先后开展“拒绝酒驾醉驾”主题教育活动,签订“拒绝酒驾醉驾”承诺书;进一步完善《欧阳遇实验中学教师廉洁从教制度》,不准接受家长请吃;进一步完善《走访制度》,要求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每学期走访1-2名学生,实地了解学生及其家庭情况。

2.严肃财经纪律,做好清廉财务。

学校进一步完善项目建设和经费管理相关制度,项目建设流程更加规范,经费管理更加合理。

学校项目建设要严格报建审批流程。严格执行招投标程序,每次较大项目招标,都有工会委员、教工代表参加,绝不在项目建设中不经审批,违规进行项目建设。

学校经费管理严格规范。及时修订了财会管理、收入内部管理、票据管理等制度。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原则。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研究制度。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健全完善公务出差审批制度,严格差旅费报销规定。多年来,学校招待费都在三万五千元以内,每年工会都要组织教工查账,同时接受上级监管,学校的财务管理被教育局向全县推介。

3.强化后勤管理,打造清廉服务。

学生食堂坚持公益性和不盈利原则,以方便、服务师生为宗旨,严格执行进货监督监管、采购价格公示、及时结算、工会查账等制度,确保学生膳食质量和价格,为师生提供营养、优质、价廉的膳食。在疫情期间,物价上涨,学校后勤顶住压力,千方百计办好食堂生活,坚持饭菜不涨价,赢得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其他学校也到校参观学习。

4.加大帮扶力度,优化清廉资助。

不断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严格按照学生资助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工作,该享受资助的一个不漏,不应享受资助的一个不进,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全面落实了资助政策。为搞好资助,班主任和相关工作人员到贫困生家中走访调查,向村干部和当地群众了解情况;开设贫困生监督渠道,接受社会和学生的举报,凡举报经调查属实,将取消被举报者受资助的资格;同时对受资助学生的资助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并加强引导。每次资助都要在教师和学生中公示,资助工作做到了透明公正。

四、弘扬廉洁文化,在营造浓厚氛围上出实招

环境氛围对人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立足本校特色,加大投入,全力营造清廉文化常态氛围。把校门口的两处长围墙改造为“清风墙”,展示名人清廉故事和格言;把青云东路的亭子命名为“清风亭”,在其外墙绘上清廉画本;将学校党员和行政干部义务种植的樱花林命名为“清风林”;在青云东路、青云西路、定慧路路灯灯柱上悬挂清廉文化展示及警示语;专辟清廉文化宣传长廊,主要内容为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清廉学校建设工作方案、一把手监督工程等;在田径场与连心塘中间悬挂清廉学校主题标语:“弘扬彰任精神,打造清廉校园”;在科学馆张贴清廉宣传标语;在各栋教学楼以及科技馆廊道张贴清廉文化宣教牌,内容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廉洁文化;在图书馆一楼门厅张贴师生清廉剪纸作品;在办公楼一至四楼打造独具特色的廉政文化长廊,内容为从严治党、清廉文化、清廉故事;利用学校广播“晓霞之声”栏目反复播放清廉小故事;新建了“清风展览室”。

校内连心塘处有竞秀亭和拔萃亭,喻指“育一流人才,创三湘名校”之目标,连心塘,喻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池中荷花喻指出淤泥而不染。亭台荷花相映成趣,正合“清正廉洁”之主题。

把男生公寓围墙改造成校训国学文化墙,内容为欧阳遇实验中学校训国学解读,把“爱国、团结、勤奋、创新”的校训凝练为四个字:“爱”“和”“勤”“新”。具体内涵包括:爱——爱人、爱家、爱校、爱国的精神;和——包容、理解、和睦、和谐的处事原则;勤--勤思、勤学、勤做、勤俭的作风。新--新思维、新方法、新能力、新思想的创新品质。

学校通过清廉环境建设,廉政文化氛围更浓郁,行走校园,风景如画,“清”风拂面,“廉”香怡人,神清气爽。

五、开展清廉活动,在丰富建设载体上见成效

为了助推“清廉学校”建设,加强全校师生的主人翁意识,学校积极开展以“清廉”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全校师生置身其中,颂廉塑风。如举行一年一度的以“清廉”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手抄报比赛,把每次获奖作品集结成册;举行以“清廉”为主题的剪纸比赛和书法比赛,把剪纸比赛获奖作品张贴在图书馆一楼墙壁上,把书法比赛获奖作品装裱好悬挂在“清风展览室”墙壁上;定期出好以“清廉”为主题的黑板报;在图书馆一楼展览室成立“清风展览室”,展示学校“清廉学校”建设成果;在办公楼三楼视频会议室开辟“清廉文化讲坛”,让参观人员观看清廉演讲、清廉文化讲座视频。

同时,学校挖掘自身资源,从涉外特色,爱国侨领捐资兴教的办学历史中挖掘清廉文化元素,培植清廉文化。如宣讲黄彰任先生、欧阳遇女士及其家人节俭的故事;弘扬黄彰任先生、欧阳遇女士及其家人生活俭朴,严于律己,但为了振兴衡东教育办学欧中慷慨解囊的精神;发扬欧中建校之初,在艰苦环境中全校师生努力拼搏、不讲待遇、积极奉献的精神。

“其身正,毋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为师者,不仅要传道受业解惑,而且要保持高尚的人格魅力;“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为学者,今日之少年,明日之栋梁,是传承中华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建设未来的重任,更应将廉洁自律作为一生的操守。欧阳遇实验中学将进一步打造清廉教育,建设清廉学校,以“清”风育桃李,让“廉”花开满校园!(作者:李永明,钱钱)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