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拒绝“躺平”

发布时间:2023-02-09 11:21:3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陶成 | 责任编辑:乔沐

2023年兔年春晚小品《坑》以其辛辣讽刺、金句频出、寓意深刻的制作,演出当晚便登上了微博热搜,网民纷纷点评:“小品照进了现实”。沈腾在《坑》中非常形象刻画了一位“不担当不作为、不肯干也不敢干、卷起袖子在一边看”的“躺平式干部”。这位郝主任缺乏责任担当,漠视群众疾苦,还常常为自己找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最终自食其果,不仅坑了百姓,也坑了自己。

不可否认,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一些“躺平”干部,他们给自己找了各种不干事、不担当的理由,企图在“体制内”轻轻松松“混日子”,拿着薪水不干事。这种现象,人民群众痛恨,组织内部不容,必然会走投无路,最终自己害自己。要以此为戒,以“合格”为基准,拒做“躺平”干部,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要坚定理想信念,不愿“躺平”。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一旦缺失就会得“软骨病”。从本质上讲,“躺平”现象也是理想信念缺失的表现,是精神缺钙的表象。要主动接受党组织教育引导,尤其要加强理论学习,认真研究党章党规、党史国史、制度条例,真正弄明白“我是谁”“为了谁”,明白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人的重要任务,切实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在事业上奋发有为、攻坚克难、创造功绩。

要心系责任担当,不敢“躺平”。共产党人与普通群众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前者有坚实的党性,有造福于民的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正所谓“责任压肩,不容懈怠”,一旦选择了“躺平”,整个碌碌无为过日子,非但不能服务好群众,也难以在民族复兴道路上向前推进。当前,正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好时机,正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关键期,必须振作起来,揽起责任,为人民担当,为国家尽责。

要强化危机意识,不能“躺平”。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应该看到,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事物、新业态、新问题不断涌现,对党和政府、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服务能力、应急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旦满足于维持原状,不思进取、混天过日,就可能给国家带来危险。要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危机感,引导全体中国人民不懈奋斗,在事业上攻坚克难,夺取一个个胜利,不断振兴中华。(作者:武宁县委组织部  陶成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