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梓潼县金龙镇党委政府紧扣幸福美好生活宜居地建设,以“一线工作法”引领全民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五清”“四定”工程,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对人居环境改善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干部到一线,织密网格责任。采取镇党委领导班子和全体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社、社干部包户、户包庭院“四包”方式,压实压紧网格管理,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网格化管理模式。由镇党委班子负责包村“五清”安排与督导,村党组织书记为农村“五清”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清扫、清运、清洁、清理、清除等工作落实到具体人头,7个村建立村庄公共环境保洁制度,配备村社保洁员70名,落实公共区域村社清洁网格化36个(处),建立乡村护河(塘堰、沟渠、水库)队伍63支管护责任人812名。
问题下一线,倾听群众呼声。通过召开镇人代会、干部听音问廉、走村入户等形式,收集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提质方面的问题意见建议18条,落实专人负责,建立目标台账,逐一销号落实。结合群众建议,开展“三线”、车辆停放、破损广告和“牛皮癣”、占道经营、河道(塘堰)、农村庭院、道路沿线等专项整治200余次。整治乱堆乱放59处,清运生活垃圾114吨,农村塘堰等水面清洁293个,清理乱贴乱画114处,拆除临街雨棚等违建26处。道路杂灌、边沟、边坡等清理54公里。目前,已完成群众意见整改11条,正在落实的7条,回访群众满意率达100%。
投入在一线,整治问题短板。整合1300万元有序补齐人居环境功能提升短板,做到重点突破和综合整治相结合,示范带动和整体推进相结合,积极推动城乡环境向“净、绿、美”整体迈进。完成场镇道路黑化,合理布局绿化“微景观”,新增停车位230个,非机动车停车点30处,增设人行道铺设地砖;建设公园式综合文化广场6800平方米;新建水泥路6.3公里;新建公厕3个,厕污共治行政村3个;维修沟渠50公里。
劝导入一线,提升文明素养。召开村民大会,将城乡环境综合提质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制定《最美宜居集镇公约》,明确商户、居民在整治和保持场镇秩序等方面职责,鼓励居民争当最美宜居集镇建设志愿者,每周开展1次文明劝导活动,每次近100名志愿者开展入户政策宣传和场镇秩序维护。目前,共召开各类宣传会议90余次,发放《致广大群众的一封信》3000余份。
考核放一线,推动常态运行。制定《梓潼县金龙镇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2022-2024)方案》,完善《金龙镇门前五包责任制》《梓潼县金龙镇人民政府最美宜居集镇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奖惩办法》等8项规章制度。常态化开展检查评比,每月对场镇住户门前五包落实情况和各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进行专项考核,发现问题逐项反馈,并责成相关村限期整改,并将考核分数在村干部会和场镇公开栏进行公示,当月成绩最差的村由镇纪委对村书记进行约谈,考核分数纳入各村(居)和驻村干部个人年终目标绩效考核。(作者:谭步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