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基层治理现代化 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

发布时间:2023-02-23 16:55:0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熊静林 | 责任编辑:乔沐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当前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只有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才能更好地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而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

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治理根基。基层党建工作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基层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战斗力,基层党建工作做强了就是影响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就是要强化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网格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构建清晰合理的组织体系,协同推进基层治理重点工作落实。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既要建设好党建阵地,又要用好网格队伍;既要加强党风、民风、家风“三风”教育,又要开展政策宣讲、文艺活动、意见征集三类活动;既要推进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又要塑造示范党建品牌。要扭住标准化建设这个“主抓手”,用好组织生活这个“粘合剂”,抓实支部建设这个“着力点”。

科技赋能守牢基层治理底线。“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党的十八大提出“智慧社会”的目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科技支撑作为健全社会治理体系的要素之一,这些足以体现科学技术对基层治理的重要性。要推动科技赋能,就要通过无人机、AI智能识别技术等先进科技来轻松掌握实时信息、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就要通过基层治理类APP、公众号使基层想法和群众意见有效反馈并及时沟通。通过科技赋能,为基层治理插上智慧“翅膀”。

群众参与激发基层治理活力。有热心建设家乡的村民葛玉莲,还有杭州市下城区的“武林大妈”志愿组织,他们把热情奉献给基层,激发了基层治理的内在动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基层治理与群众利益休戚相关,但是在基层治理中普遍存在群众参与度不高的问题。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必须充分发挥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作用。拓宽参与渠道,引导群众自主发现问题、反馈问题、解决问题;提供制度保障,充分发挥村级“四议两公开”制度,有效提高群众对农村事务的参与度;强化思想引领,积极开展走访宣传惠民政策。(作者:江西省吉安县官田乡熊静林)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