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悟领导干部讲担当的“三无”境界

发布时间:2023-02-24 16:19:3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周杨瀚 | 责任编辑:乔沐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样的现代化、这样的伟大复兴,绝不是等来的、喊来的,而是拼出来的、干出来的。干部干部,“干”字当头,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组织寄予厚望、群众充满期待,这种时候领导干部不担当,谁来担当?站在“机遇挑战并存、困难希望同在”的历史关口,处于“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时刻,迫切需要每一名领导干部以无私的品格、无畏的勇气、无悔的精神,带头攻坚克难、担当作为。

在无私中见品格,心无杂念敢担当。干部敢于担当作为,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都说领导干部从政有四种境界:最基本的要求是公私分明,高一层次是先公后私,再高一层就是公而忘私,最后才是大公无私。无私才能无畏,无畏才敢担当。一些领导干部不敢担责、不敢担当,说到底是私心杂念在作祟,如果大家永远考虑的都是自己做了多少、得了多少,满脑子想的都是“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就不会有心思去干事,更不会有志气去成事。全国组织部长会议指出,要大力选拔政治过硬、对党忠诚的干部,业务精通、本领高强的干部,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干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干部,作风优良、清正廉洁的干部,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从组织的角度出发,一定是“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干部只要是一心为公、一心干事,组织上也一定会让想干事的干部有机会、能干事的干部有舞台、干成事的干部有位子。

在无畏中见勇气,端正态度愿担当。越是重要关口,越见精神品质;越是关键时刻,越看担当作为。评价干部称不称职、是不是“好干部”,重点看在困难面前能否迎难而上,在危难关头能否挺身而出,面对失败失误能否担责负责。作为领导干部,对待工作一定要立说立行,大力弘扬“马上办、绝不拖沓,我来办、绝不推诿,当天办、绝不过夜”的工作作风,做到不推不拖、不怨不烦、不等不靠。在难题面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在风险面前,敢作敢为、敢担责任。对待事业要精益求精,要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说的话、做的事都要体现专业、体现水平,最终做到精一行成一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在无悔中见精神,力求实效会担当。干工作最容易的是做样子,最费力的是抓落实。这能力那能力,不落实等于没能力;说一千道一万,干出成绩才是好汉。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需要的不是空想家,而是实干家,一个干部工作做得好不好,必须拿成绩来证明、用成效来印证。领导干部干工作一定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结合,以解决问题为手段,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采取务实管用的举措,把我们主动发现、群众反馈的老大难问题整改好、解决好;以目标任务为牵引,要瞄准一流的目标、保持一流的状态、争创一流的业绩;以工作成效为根本,坚持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始终对工作尽力、对事业尽责,以实干实效回报组织的厚爱和群众的期望。(作者:阆中市委组织部 周杨瀚)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