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火车”跑出“新花样”孕育“新希望”
发布时间:2023-03-06 12:54:5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潘诗琦 | 责任编辑:金玉近日,一趟带有自习室的火车登上了热搜,也被网友称为“开往春天的自习室”。改造后的宽敞车厢,透过窗的书桌看到山水相连美不胜收,一双双求知的大眼睛和朗朗书声回荡,铁路部门打造的列车“自习室”一经推出,就火遍全网。
在这趟列车上你不仅可以看到两侧壁板上的励志标语,那是校园走廊特有的氛围。“走廊”尽头,课桌椅里坐着不同年龄段的“同学”,一瞬间真让人回到了那个令人回味的学生时代。特色的车厢成为了这趟列车火出圈的标志,而公益慢火车为人们带来的才是这趟车真正存在的意义。我们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在高铁飞驰一日千里的今天,我们忽视了还有很多地方,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办法通高铁,铁路部门在全国20余个省市区开行普速列车和公益性“慢火车”81对,让慢节奏串起大山、联通戈壁,让那里的人们走出来,让火车把希望带进去。
这是“人民铁路”的心意。用新意表达心意,这是铁路部门对人民的“大情怀”。把握好“慢火车”的公益性,带动乡村致富梦,搭载孩子成长梦,彰显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民生底色。
这也是“人民铁路”的新意。用心意创造新意,这是持续走乡村振兴战略,用“铁路+文化”的方式,创造新的文旅产品,从而创造新的途径来表现中华传统文化价值。铁路之所以开始走创新路线,是因为要跟得上时代的脚步,用年轻人的思维方式和喜闻乐见的方法来找共鸣、做突破。定制列车显示了创新性,这种创新是适应旅客需求的前提下创造出来的,而“慢火车”本身的吸引力就在于它的公益性和适需性,铁路部门更要将他挖掘好、利用好。“移动自习室”能够带来文化氛围,而这种氛围在漫长的旅途中就能吸引更多的人,用读书、学习等慢节奏的方式加入进来,从而得到价值的体现。
这更是“人民铁路”的诚意。铁路部门把“慢火车”作为公益营销的手段,就如新疆铁路开行的“民族团结一家亲号”列车上的流动巴扎,穿越荒漠戈壁把希望带到沿线各站,把财富带到千家万户。不同的“慢火车”,相同的责任使命。公益“慢火车”的开行不断推动沿线各地的经济发展,只要对民生有帮助,铁路部门就愿意去尝试、去改变,去做那些从未做过的新挑战。
无论是“流动巴扎”还是“移动书房”,“慢火车”跑出新花样,也带来了新希望,释放出了“幸福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浓浓温情,朝着小康的幸福路渐行渐远。(潘诗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