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火车”满载时代温情 在幸福路上加速进发

发布时间:2023-03-06 12:54:3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李文彬 | 责任编辑:林木

在现如今这个高铁飞驰的年代,一则“开往春天的移动自习室”的新闻报道登上热搜,也将人们的注意力再次引向了公益“慢火车”。

这趟被网友们称为“开往春天的自习室”,是行驶在渝怀铁路往返于重庆与秀山间的公益性“慢火车”。成昆铁路沿线有许多学校,每到周五、周日,学生们就会乘坐“慢火车”往返家与学校,“慢火车”渐渐地就成了他们的“校车”。其实,如今仍在开行的公益性“慢火车”,不止这趟连接学校与家的“校车”,在许许多多出行不便的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都有“慢火车”的身影。据悉,目前全国共开行公益“慢火车”81对,每年运送旅客超过1200万人次。这是铁路部门为了将大山内外连通起来,既是山区人民出行的“公交车”,又是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便民车”“致富车”“上学车”“连心车”。

有了“慢火车”,沿线的群众挑着蔬菜水果、鸡鸭牲畜乘车去县市售卖,补贴家用,成功脱贫。火车走走停停,逢站必停,虽然慢了点,可是山区、边区的老百姓都需要他,在慢火车的助力下,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学生们的出行也不再是难题。“慢火车”将城市与山区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慢火车平均时速不到40公里,其实,慢火车的设计时速并不慢,但是为了方便沿途居民,大站小站列车都会停靠。慢火车多经偏远贫困地区,票价最低仅1元,且几十年不变,普遍亏损运营。这背后是国家倾力支持,不算“经济小账”,而算“民生大账”,保证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能有一个人掉队,也彰显了铁路部门的民生底色。

如果说过去“慢火车”主要是将幸福生活带进偏远地区,那么如今它有了一个全新的作用,就是将这些地区的美丽风景带向外面的世界。随着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边远山区生态旅游的兴起,当地政府和文化旅游部门巧妙利用“慢火车”的速度,在花红柳绿、山水相映的景点开通“慢火车”铁路线,将一幅幅山水画呈现在车窗里,呈现在旅客眼前。乘坐“慢火车”,从快节奏的城市来到乡村,优哉游哉地享受美景和美食逐渐成为现代人的时尚。不得不说,“慢火车+旅游”在当地的旅游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沿线老百姓增收致富注入了“铁”力量。

一列列穿行于大山深处的“慢火车”,承载着贫困地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犹如一道道挥舞着的画笔,精心描绘着一幅幅乡村振兴、圆梦小康的美好画卷。笔者相信,只要山区的老百姓需要,公益“慢火车”就会继续开行下去,而且越开越好,不让一个人在幸福路上掉队。(李文彬)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