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彰显伟大 普通亦是英雄
发布时间:2023-03-14 17:49:1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林木穿上警服,派出所警察不平凡,是法律的捍卫者、是国家的守卫者。着上便服,派出所警察又很普通,是家庭的顶梁柱、是亲人的主心骨。我们的工作也常常伴随两难全的无奈,但我们始终要把肩上这份责任放在首位。警灯闪烁时,他步履匆匆;警车呼啸中,他沉着冷静;危急形势前,他机智果敢。从风华正茂到沉稳干练,从意气风发到洗尽铅华,从“拼命三郎”到鞠躬尽瘁,他把青春热血奉献给了110接处警事业,把满腔热血,倾注给国家和人民。百姓口中,他是“及时雨”,处警路上,他是“排头兵”,群众心中,他是“好民警”。在八年从警道路上,他书写了一个个忠诚为民的故事,演绎着一段段忠诚奉献的乐章,他就是甘肃省文县公安局口头坝派出所副所长王海荣。
2015年9月,王海荣从一名文质彬彬的人民教师,转身成为一身正气的人民警察,踏上人生新的征程。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从警以来,他始终工作在基层一线。他的工作没有轰轰烈烈,没有惊心动魄,但他的默默奉献,无私付出,看在同事眼里,记在群众心里。王海荣常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公安民警,在国家和群众需要我的时候,我定当义不容辞。”他用心点亮生命,用情感温暖民心,以一名警察的无私奉献精神,在岗位上绽放光彩,著写华章。在所里王海荣的角色多种多样。
一、作为一名社区民警:社区民警的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他坚持用“细心、耐心、诚心、公心”解决矛盾纠纷,汲取“望、闻、问、切”的精髓,真诚对待每一个反映问题的群众,努力为百姓当“和事佬”。
1、调解矛盾纠纷
派出所很大一部分工作便是处理群众日常矛盾,吵架、打架斗殴、邻里纠纷,这些多如牛毛的争执每天都在发生。矛盾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就习惯让民警来评评理说道说道,这时如何化解双方矛盾,维系好双方利益的天平便是最重要的,稍微处理不当便会激化矛盾,将小矛盾转化为大矛盾、普通案件转化为信访案件。这些让派出所民警头疼不已的案件,王海荣应对起来却得心应手,因为他有着自己独特的工作经验和方法。从警以来他已经成功调解了80余起矛盾纠纷。
在分享他调解矛盾的座谈会上王海荣说到调解矛盾他就三个步骤。一是:证据和事实是调解的基础,是民警断案的依据。不管什么性质的案件,出警第一时间固定证据。如果延迟取证将可能出现案件处理的不公平性发生,导致普通案件演变成信访案件。二是:化解矛盾站在双方立场,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耐心听取双方诉求,疏导双方怨气,最终使当事双方达成谅解。三是:在调解手段上要软硬兼施。对于矛盾较小的案件以软为主,以情以理进行说服教育;对于矛盾深、当事人不认错、性质恶劣的案件该处理时严肃处理;对于为虎作伥、危害一方的人坚决打击,绝不手软。
2、带领户籍民警为辖区困难群众办证
一次王海荣在走访入户的时候接到辖区群众董某某救助称:他现在要帮他母亲赵某某取养老金,但由于母亲没有二代身份证,信用社无法办理此业务,所以现在急需为其母亲赵玉珍办理一张二代身份证,可是其母亲现年岁以高,不便走路、坐车,不能亲自前来派出所办理身份证,家人都非常着急,所以请求民警上门办理。了解到情况后,王海荣立即带领户籍前往到赵某某老人家里为老人拍照、信息采集,及时给老人办理了身份证,解了老人和其家里人的燃眉之急。这样的活动在我们辖区经常都在重演,这只是千千万万活动中的一个缩影。
3、积极开展反诈宣传
不要网上刷单,不要轻信先付保证金的网上贷款,不要点开不明链接下载APP……”无时无刻王海荣深入村社从可防性案件入手,常态化向群众广泛宣传防范入室偷盗、机动车盗窃和网络通讯诈骗信息。
为提高辖区群众的防范意识,王海荣经常利用村里开会的机会,以及在村社微信群中开展治安防范教育动员,主动给村社居民讲解安全防范知识,揭露时下比较流行的诈骗招数和伎俩,增强社区群众安全防范能力,社区发案数一直保持较低水平。
社区管理工作繁杂,加强防范是重点。只有真正把心沉在社区里,才能把社区安全防范工作做好!”一番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王海荣做好社区安全防范工作的“真经”。
二、作为一名法制监督员
多年的公安工作工作经验使他充分认识到法制工作建设在公安工作中的基础性、重要性、全局性地位。他在口头坝派出所担任法治监督员以来,执法活动中始终保持以服务为宗旨,以执法质量为核心,全面提升执法水平的工作思路,更新执法理念,创新工作机制,规范执法行为,在他的带动下,口头坝派出所的各类案件的执法水平和执法质量都不断提高了。王海荣自参加公安工作以来便一直保持着在学校时的那股学习热情,刚工作时向师傅学习接处警、制作笔录、调解纠纷等,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又向书本、网络学习各类法律知识,成为法制员后,学习的热情更是有增无减。一有新的法律规定、执法规范出台,他总是及时下载,仔细研读,并主动与所里的主办民警探讨在实际的执法过程中如何应用。
在平时的执法办案过程中,王海荣高度负责,实现执法零失误。口头坝派出所的每一起刑事、行政案件,王海荣都要亲自审核、包括接处警巡查、涉案财物管理、执法办案区管理等工作,任务艰巨。王海荣凭借着特有的严谨与耐心,一个一个案件过,一本一本案卷看,扎扎实实,仔仔细细,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确保每一起案件做到合法、严谨。法制工作细、杂、多,为提高工作效率,他认真做好强制措施、涉案财物、视频巡查等台帐,严格落实各项政策规范,将各类强制措施、各类案件财物理得清清楚楚,紧抓各类执法要素不放松,全程监督各个执法环节,重点监测各项执法风险点,实现了执法零失误。作为所内唯一的法制员,王海荣也承担了派出所的法制培训工作,一方面定期给民警讲解近期法律法规、点评处警和案卷文书中的错误;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宣传,走进校园、乡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普法讲座,8年时间开展各类讲座20余场次,开展各类普法宣传130余次,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当好一名称职的法制员就要把执法质量抓在平时,规范在点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执法质量的提高同样如此,绝非一日之功,关键在抓平时,从细微之处做起。只有关注平时,紧抓日常,及时纠错整改,才能做到防微杜渐。作为一名法制监督员,在公民法律意识普遍提高的今天,应当掌握好“天平”,只有真正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掌握过硬的执法本领,才能有效履行保护人民,打击敌人,惩治犯罪,服务群众,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职责。在今后的工作中,王海荣将继续保持他的细心、耐心、虚心、责任心、公平心,全新全意的干好本职工作,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
三、作为一名派出所里的老大哥
老大哥大家对他是耳熟能详。因为他在派出所里面年龄最长,资格最老,所以在大家心目中他是所长“老大哥”;因为工作上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业务素质强,对每个同事都尽心尽责,知无不言,言传身教,大家都把他当成自己的兄长、师傅,他是大家工作上的“老大哥”;因为他心系群众,群众点滴的小事他第一时间解决,丛山峻岭、冰天雪地也阻挡不了他救援的脚步,他是人民群众的暖心“老大哥”;也因为他身上时刻散发着大哥气质,生活上对民警、对同事体贴细心,更像是一位“老大哥”。对于身边人而言,大家对他凡事都要冲锋在前的态度和行为已经见怪不怪了。肯吃苦,敢吃苦,能吃苦,他用实干作风为年轻民警作出了表率。和年轻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练就真本事,做些实在事。王海荣是口头坝所建立至今唯一没有调走的民警了,虽然他资历老,在年轻民警面前从来不摆架子不装普,每次所里打扫卫生他总是第一个拿着扫把干,每次出警问笔录他总是带头第一个问,每次遇到灾难危险的时候她总是第一个冲锋在前,每次最难熬的班他总是说他值。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深深的影响着所里的每一位年轻民警,也影响着辖区的每一位群众。
四、作为一名副所长
在队伍队伍建设方面,王哥也有自己的一套。他常说,抓队伍管理,不能是开开会,念念“经”,读读文件这么简单,每位民警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我们只有关心好、爱护好民警,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工作才能干好,队伍建设才能抓好。在民警平时的工作、生活、学习上,他都是给予民警充分关心,想民警之所想,急民警之急,为民警解决实际困难。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和民警聊天,聊工作,聊生活,聊学习。通过这些闲谈时的聊天,他充分掌握了每名民警的思想动态,能力特长,对症下药,在不经意间,为很多民警打开了思想症结,增强了民警对公安工作的认同感和队伍的凝聚力。
八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为人民。“老大哥”王哥就是一个平平凡凡的基层民警他认真负责,兢兢业业,甚至还有点“较真”,大家视他为兄长,有什么烦心事都愿意跟他唠唠,大家视他为师傅,有什么拿不准的都会向他请教。他就像一棵胡杨树,坚实的扎根在基层,为服务人民守护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警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不是功勋卓著的英雄,却一如既往的坚守着敬业踏实的职业情操,演绎着用一生守卫辖区平安的平凡故事。什么是英雄?英雄从来都不是高不可攀的人物。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一颗无私奉献的心。即如海燕,虽不是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却依旧能英勇地冲入暴风雨中展翅翱翔,英雄之伟大,在于以平凡之身躯,成就不凡之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