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堆乡帮东村: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治理“一张网”

发布时间:2023-03-24 17:02:2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李顺仙 | 责任编辑:乔沐

勐堆乡帮东村是一个以傣族世居为主的边境体量较大型少数民族村庄,西与缅甸果敢小街接壤,国境线长2公里,全村下辖4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共有397户1698名群众,下设1个党总支7个党支部,98名党员,其中,少数民族党员62名,占63.2%。202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356万元。帮东村坚持党建引领,以中国农业大学帮扶为契机,聚焦校地合作,通过人才支持、人才培养为帮东村的基层治理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切入点,推动党员下沉到网格、治理服务聚焦到网格,实现组织建设在网格、问题解决在网格、群众满意在网格。

突出党建引领,织好基层治理“组织网”。规范组织设置,按照村民小组党员3人以上成立党支部的原则,新成立党支部3个,确保7个村民小组都有支部引领各项工作,推动基层党组织有效覆盖。以“组织建在网格上、党员融入群众中”为抓手,建立“乡党委—行政村党组织—村民小组党支部—四级网格党小组—五级党员中心户”的五级网格组织体系,全村共建立一级网格1个,二级网格1个,三级网格7个,四级网格13个,五级网格44个。按照“1名网格长+N名网格员”的方式,选优建强第五级网格队伍。构建起“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红色网格”,有效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引领和组织协调作用,筑牢了“两网”融合的战斗堡垒。

加强教育培训,织好基层治理“教育网”。聚焦帮东村基层治理短板,选派2名网格长参加“中国农大-腾讯乡村CEO培养计划”,并组织2名网格长到深圳、杭州、昭通、延安等地学习基层治理先进经验,通过学习,提高网格长现代化治理能力。对照十项评选标准,扎实开展网格化管理“双十佳”评选活动,用典型引路法激发网格员坚定信心、比学赶超、争当尖兵。以开展争当一辈子“好边民”教育活动为抓手,开展“两网融合”知识培训21次,明晰网格员治理职责,打造素质过硬的网格员队伍。充分利用网格化管理优势,对疫情防控、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提升、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安全生产、矛盾纠纷排查等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把重点难点工作分解到每一级网格,每个网格员;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体系。

强化精准管理,织密基层治理“数据网”。建立《勐堆乡现代化人口数据管理系统》,通过系统人口管理、疫苗接种管理、核酸采样管理、网格化管理四大功能,串联、汇集、共享各类数据信息,实现疫情防控、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社会综合治理等工作互联互通,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建立党政班子成员包村负责,村“两委”成员分片区负责工作机制,督促网格长(员)严格落实“十二包保责任”,认真落实“以房找人”策略,常态化开展“敲门行动”,“地毯式”精准摸排人员情况,执行在外人员、外籍人员“日联系”制度,认真落实“123456”外籍人员管理机制,做到人员情况清、人员流向明。

坚持以人为本,织密基层治理“服务网”。强化党组织对网格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中心户作用,认真践行“为民办实事”要求,及时解释疫情防控政策咨询,认真落实返乡人员网格群返回前3天报备制度,做到时时把控、超前准备、群众知晓。通过微信群、召开会议的形式及时将疫情防控政策、风险人员名册等传达到群众中,让群众成为疫情防控的参与者、监督者,凝聚思想共识,推动形成合力。畅通居家健康监测人员保障通道,着力解决后顾之忧,让疫情防控有“力度”,更有“温度”。严格落实“三四五”群众工作法和“一报两清三处理”的工作要求,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及时摸排化解矛盾纠纷、风险隐患、群众诉求,变事后处置为事前预防,推动基层治理粗放管理转为精细化管理。截止目前,网格员(长)排查并解决矛盾纠纷25件。

建立工作机制,织密基层治理“责任网”。建立“党委—两委—网格长—网格户”的管理机制,以“支部推动、党员促动、党群互动”的工作模式,积极引导群众参与村庄治理和社会管理,确保工作有人管、有人谋、有人抓、有人干,以党员示范先行、引领群众跟进的模式,深入“一园五美”庭院建设,告别脏乱差,切实把农家打造成为最美丽的“归属地”。(作者:临沧市镇康县勐堆乡 李顺仙)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