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红色”力量 共建“绿色”家园

发布时间:2023-03-30 16:09:4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张人苓 | 责任编辑:乔沐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推动乡村治理工作。吉林省扶余市委组织部紧扣“党建红”与“环境绿”深度融合的原则,紧紧围绕“十比十赛”重点工作,坚持以“党建+”的工作模式为抓手,创新工作方法,做到“帮、督、战”同步推进,充分调动“红色”力量,发挥党员干部、志愿服务队作用,动员组织群众,形成全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为美好人居添彩助力,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一、构建强劲“红色引擎”,夯实“绿色”根基

扶余市委组织部积极融入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明确目标任务,强化责任担当,上下联动、全员参战,动员全体党员干部在17个乡镇383个行政村打响了“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大大提升了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建设网格整治体系。以基层党支部为核心,划分多级网格体系,形成“领导包村、干部包点、党员带头”的党建引领模式,积极打造“党建+人居环境整治”特色品牌,通过党员大会、党日活动等形式,号召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制定《扶余市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包保责任分工表》,第一时间组织召开人居环境整治会议,建立定期会议研判制度,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定期部署、全局谋划、全面统筹的工作格局,逐步推行“全面覆盖、各方参与、上下联动”的管理模式,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宣传手册》(2021年版)要求,积极发动乡村两级党员、干部、群众,共同参与房前屋后、院内院外的环境整治,为争创“千村示范创建村”、达到吉林省“九有六无”示范村创建标准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二、配备精准“红色先锋”,做足“绿色”功课

一是大力发动党员。组织党员通过发放倡议书、粘贴横幅等方式,大力宣传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引导群众自觉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来,形成“党员带头群众赞,群众跟着党员干”的良好局面,走出了“支部带动+党员冲锋+群众参与”的党建引领新机制。重点实施“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柴草垛革命、村庄清洁行动、村容村貌改善”五大提升行动,广大党员奔赴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着力做好路灯亮化、花草绿化、沟渠整治、垃圾清理、拆除违规建筑、柴草垛迁移等工作。二是大力动员群众。383个村党支部充分发挥环境整治工作的主体作用,全力整治“八乱”现象,带领护林员、保洁员对村主次干道、活动广场、便道的树丛、各户房屋墙角等进行全面清理。引导村民落实好门前“三包”制度,主动对自家房前屋后的卫生进行清扫,培养群众自觉爱护环境卫生的良好意识、形成长效的环境保护机制。三是强化合力攻坚。先后开展“门前三包”和“五净一规范”行动,全力推进“治厕、治脏、治污、治乱”等重点工作,对违规现象逐户下达整改通知书,动员农户限期自拆、自整、自改。由党员干部带头,动员群众以美化“三口”(村口、路口、家门口)为主要抓手,全面排查、清理生活垃圾,清除路肩、庭院、房前屋后、水渠涝池的杂草、垃圾,清理房前屋后堆放的杂物、拆除乱拉乱挂的遮阳网、提升村容村貌。四是创建美丽庭院。定期开展卫生评比和文明创建活动,指导各支部通过空中“小喇叭”、微信群、微信公众平台等渠道,大力宣传文明健康理念,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广大群众环保意识,培养讲卫生、爱清洁、懂环保、除陋习等良好生活习惯,提升群众文明素养。经过合力攻坚,垃圾遍地、粪污成堆、乱堆乱放、柴草满村的现象已经得到了彻底整治,绝大部分村屯柴草出村基本实现,村容村貌干净整洁已经成为我市村容村貌的主流,2021年的36个创建村已经完成省级验收,验收组对我市的创建成效给予了高度好评,一次性高质量通过验收,尤其是肖家乡的王家村,志愿服务助力示范村创建被列为全省先进典型。 

三、做实做优“红色服务”,绘就“绿色”画卷

持续推进“党建红”与“环境绿”深度融合。一是组织动员成立“党员+志愿者”的志愿服务队伍,以植树节和学雷锋月为契机,组织各村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用红色志愿服务厚植绿色生态,为扶余美丽人居环境建设亲手种上“一片绿”。二是充分发挥文明实践所站作用,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道德大讲堂等方式组织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树苗浇水和后期管护,为确保林木成活率达提供志愿红力量。三是鼓励群众参与义务劳动。村里工作千头万绪,离不开领导干部的宣传教育与村民的自我管理,党员干部结合“敲门行动”对不正规堆放柴草垛的危害进行广泛宣传,鼓励群众参加义务劳动,打造干净人家。四是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实施“道德银行”“爱心公益超市”等管理方式,充分发扬志愿服务优良传统,村庄清洁、产业发展、绿化美化和公共设施管护方面村民参与率大幅提升,有效改善了农民精神风貌,基层治理能力明显提升。 

四、开拓崭新“红色智慧”,巩固“绿色”成效  

为进一步提高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效,一方面,严格按照《扶余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验收清单》《扶余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考评细则》要求,组织部成立4个由副部长任组长,抽取32名部机关干部任组员的验收检查组,通过实地查看、走访农户、现场打分等方式,对申请验收的村庄进行实地考核验收,同时,对验收合格村庄参照星级标准,进行星级评定。对于问题较多、整治成效不明显的村直接停止验收,并及时进行反馈,形成正向压力,有效提高了思想认识程度,推进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度,动真碰硬,让乡村的美实实在在。另一方面,抓好正反面典型。采取“抓点、带线、扩面”的工作思路,设立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先进典型“红榜”张榜表扬,并按照相关规定给予一定奖励,对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推广,反面典型在“黑榜”教育警示,如今红黑榜已成为引领环境整治的“风向标”。

下一步,扶余市委组织部将动员党员干部紧抓“九有六无”达标情况,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充分发挥农民在“千村示范”创建中的主体作用,有效激发农民参与创建的内生动力,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作者:扶余市委组织部  张人苓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