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三原:秦风秦韵秦之声 游山游水游三原

发布时间:2023-03-30 16:42:5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王宏涛 | 责任编辑:乔沐

3月30日,“戏曲正青春——秦腔青年演员群英会三原站展演暨相约三原旅游季”启动仪式在陕西三原县体育运动中心举行。参加活动的省市领导:陕西省文化厅原副厅长王小康、陕西省广电集团副总经理冯忠义、陕西省剧协主席李生茂、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文旅戏曲中心主任何军、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文旅戏曲中心总编辑赵延、咸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崔平、咸阳市文化和旅游局艺术科科长杨锋;三原县级领导:三原县政协主席李学军、三原县委副书记王永刚、三原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荣、三原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田广军、三原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科显、三原县人大常务委员会副主任程宁三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黄浩、三原县政协副主席钱滨,姚青勋。三原县党政机关及部分群众参加了启动仪式。

陕西三原县委副书记王永刚在致辞中说,在这个春风和畅、春意盎然的美好时节,今天我们相聚在《三滴血》等秦腔剧作家、易俗社的创始人范紫东先生求学之地,隆重举行“戏曲正青春——秦腔青年演员群英会三原站展演暨相约三原旅游季”启动仪式,共感秦韵、共唱秦腔、共游三原。在此,我代表三原县委、县政府向莅临本次活动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精心组织本次活动的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文旅戏曲中心《秦之声》栏目组和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观看演出的各位父老乡亲,致以诚挚的问候!

三原县地处陕西关中平原腹地,素有八百里秦川“白菜心”和“关中甲邑壮县”之美誉,是陕甘宁革命老区、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书法之乡,也是陕西历史文化名城、传统文化示范县、民俗文化艺术之乡

自古学风文教昌盛,明清以来宏道、正谊等4大书院驰誉西北,已有百年建校史的三原南郊中学,培养出5名院士;书画文化源远流长,造就了清代“天下第一长联”作者孙髯、“百年巨匠”书法大师于右任等才俊英杰;红色资源丰富,以三原为中心区域的渭北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先河,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改编誓师、出征抗日;文物古迹众多,距今600多年的城隍庙、兼具南秀北雄之美的唐卫国公李靖故居、秦商代表周莹娘家“周家大院”等古建遗存闻名遐迩;自然风光秀丽,有山有水,有塬有川,轩辕皇帝铸鼎地嵯峨山、国家级清河湿地公园、中国传统古村落柏社地坑窑,无不体现着这块钟灵毓秀之地。饮食文化独树一帜,秦汉时就有“衣食之源”的称谓,现有蓼花糖、千层油饼等400多种地方小吃,各具特色、名冠西北。今年我们围绕“不负春光、相约咸阳”旅游季踏青赏花系列活动,结合三原县人文、历史、自然和社会资源,精心策划了“早春游杏园、嵯峨逛花海”“品味自驾乐趣,品尝三原美食,品鉴甲邑红酒”“春赏桃红柳绿,尽览明清古建”“嵯峨踏春,回归自然”4项主题活动,积极推出了3-5月各项旅游景区惠民措施,我们真诚的邀请八方来客一起尽享秦声、品味秦韵、畅游三原。

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文旅戏曲中心主任何军致辞表示:秦腔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西北人民的共同精神追求。秦腔发源于陕西,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的智慧结晶。提倡文化自信,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出台了扶持戏曲发展的若干意见,陕西省通过了秦腔艺术传承保护发展条例,戏曲艺术面临着展崭新的发展机遇。各大院团的创作热情重新被唤醒,一大批优秀青年演员正在迅速成长,他们将在未来扛起秦腔艺术的大旗。

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民族凝聚力,是我们的责任和担当。由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陕西省戏剧家协会共同打造的“戏曲正青春——秦腔青年演员群英会”即将盛大起航,这次活动得到了各级戏曲专业院团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由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文旅戏曲中心名牌栏目《秦之声》负责实施。

我们热切希望通过这次大赛,借助我们先进的传播手段和技术,把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更多的地方,让我们的秦腔发展获得新鲜血液,为秦腔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通过这次活动把我们的优秀秦腔剧目展示给广大受众。希望我专门这次活动举办成西部的一次戏曲文化盛会,希望我们的青年演员积极踊跃参与,展示出戏曲新生代的风采,预祝我们这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击鼓启动仪式开始

精彩纷呈的节目单

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赢得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秦腔是秦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化的根。这次“戏曲正青春”西北五省秦腔青年演员群英会展演暨相约三原旅游季活动,既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省“三个年”活动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打响三原文化旅游品牌,促进地方特色文化艺术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原县将以这次活动为契机,以“赋能转型、提质增效”为统揽,推动戏曲文化繁荣发展,培育壮大文旅产业,加快建设文化强县,努力为三原高质量跨越发展奠定坚实文化基础。(图文:王宏涛 通讯员:刘佳)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