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上栗:只要你爱家乡 就会让它变得更好
发布时间:2023-04-03 10:51:2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孙玲 | 责任编辑:乔沐“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这首词勾勒出了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不就是豆田村的真实写照吗?绿树环绕村庄,河水顺着小道,春风拂面,游人散步。远处小院子春意盎然,桃花红艳,菜花金黄……
豆田村位于江西萍乡市上栗县鸡冠山乡的北面,距上栗县城6公里,距鸡冠山乡政府3公里,东邻桐木镇洪东村,北与金山镇白鹤村道路相通,栗水河贯穿村的东西,万上线公路穿境而过,周边青山环绕,绿水清澈。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田间的油菜花已烂漫盛开,站在远处眺望,满目金黄香百里,一方春色醉千山。油菜花田的芳香浩浩荡荡扑鼻而来,当扑鼻的香味弥漫脑海及全身,便让人感觉像徜徉在花海中无法自拨。
豆田村不仅有秀丽的风景,更有红色革命纪念地——炮台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沿着葱郁的林荫小道就到了炮台岭,墙壁上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壁画具有颇为浓厚的红色文化和乡土气息。爬上炮台岭,亲手碰触炮台边缘,感受先辈们曾经英勇无畏、浴血奋战的那种恢宏场面。当时秋收起义中,毛泽东率领的起义队伍在当地自行组建的革命队伍帮助后顺利通过炮台岭,后面部队经过芦溪、三湾等地,最终到达井冈山,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革命的烽火,伟人的足迹,为上栗铸造了永恒的光荣和不朽的历史丰碑,也为鸡冠山乡人民留下了红色的基因。为使红色精神得到传承与流传,当地充分挖掘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原址恢复重建炮台岭炮楼,在前期鸡冠特色小镇“党建+田园综合体”基础上打造了鸡冠山乡炮台岭廉政文化园。如今的炮台岭已经成为了诸多外乡单位党小组活动的首选阵地。
革命精神在延续,美丽乡村在发展。豆田人为之付出了劳作和汗水,这个不到四千村民的村庄,先后投入资金上千万元,铺设村内混凝土路面万余平方米、美化墙壁千余平方米、栽种花草、树木万余株、建造休闲文化广场千余平方米,实现太阳能路灯全覆盖,高标准实现了村内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五化”标准。亮丽的风景、美丽的村庄、富足的心灵……美丽乡村让豆田变成了一座“盆景”,一片“风光”,让人流连忘返。豆田赣湘风情游乐园是鸡冠山乡招商引进的集休闲、游乐为一体的龙头企业,目前投资达5000万余元。园内设有七彩滑道、卡丁车、小火车、海盗船、豪华转马、自控飞机、碰碰车、过山车、太空漫步等游乐设施。
如诗如画的乡村,让心灵栖息的精神家园,伫立在家乡的山水之间,梦想之花便会自然绽放。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诗人在南山下种了一些豆子,豆田的情况是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的。面对这种情况,而诗人却欣然接受。豆田如此荒芜,他还要精心侍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大早就起来去锄杂草,直到月亮出现在天空才扛着锄头回去。所以,只要你爱家乡,就会让它变得更好。确实,昔日的豆田村是步步踩石头,荒山秃岭多,干啥都发愁的穷山僻壤。几年前还到处都是臭水沟,房前屋后都是臭哄哄的,沟渠里也是一层很厚的污泥,而如今的小村庄,总共有4个污水处理站,约800户人家的生活用水接入管道,通过污水处理站收集、处理后再排到河里,一台设备处理200来户家庭的生活污水。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豆田村取得的优良成绩,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厚爱,鸡冠山乡全力打造豆田村,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纷至沓来,顺利地在豆田村落地生根。正是家乡的发展,村民的努力,才给人们带来幸福和快乐的生活。(图文:孙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