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惠助力产业兴 铺就海岛共富路

发布时间:2023-04-03 10:51:2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刘文赟、王文昊 | 责任编辑:乔沐

作为“中国紫菜之乡”,洞头区一直致力于紫菜产业“生态圈”发展培育,深挖产业园区潜能,促进产研融合,投资10亿元建成投用海洋食品产业园。国家税务总局温州市洞头区税务局将霓屿紫菜园区发展作为重要课题,以优化产业园税收服务为切入口,积极推动与产业园共建共享共促,构建“税园企”三位一体合作机制,开创洞头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智慧服务 打造园区品牌

作为温州市政府着力打造的区域公用品牌,“瓯越鲜风”以绿色、有机、生态的准则遴选品牌授权企业和产品品类。温州星贝海藻食品有限公司作为温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屡获各级农博会奖项,也在“瓯越鲜风”的品牌行列之中。洞头区税务局协调地方街道以“瓯越鲜风”品牌耦合聚能,组建特色产业联盟入驻霓屿紫菜园区,打造以海洋食品精深加工企业为主导,仓储、物流、包装、冷链等上下游企业为配套的品牌园区,积极实现生产、功效、信用“三位一体”综合服务。

为促进园区内企业实质性合作,洞头区税务局通过税收大数据分析、归集、建模形成“高新技术”“研发支出”等个性化标签,利用“企业画像”精准施策,带动园区企业引入全浮翻转式养殖、玻璃彩钢插杆等养殖前沿技术和全自动海苔生产线,有效提高上游藻类产品质量和下游收购生产效率。

“在税务部门的牵线搭桥下,我们在新技术上下了一番苦功,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产业园集聚效应,希望能将洞头紫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星贝公司法人潘经理说道。作为“霓屿紫菜园区”行动联合代表,星贝公司不断深化与园区企业结对合作,以机械化、规模化生产促进地方特色品牌做优做强。

助农入园 搭建产销链条

浙江洞头以其得天独厚的生态地理优势,成就了各种藻类产品的优良品质,使得紫菜养殖成为当地的传统支柱产业。然而农户零散养殖极易受到恶劣天气、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减产或“烂菜”等现象时有发生。

助农入园,以园助农,为破解农户零散养殖“变现难”困境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霓屿紫菜园拥有统一的标准产房、集中晒干、污水处理等流程工序,通过规模化处理降低运营成本,在丰收季帮助渔民第一时间销售高品质的紫菜。

为促进紫菜产业园区发展,洞头区税务局税务干部走进霓屿紫菜产业园对星贝公司进行了走访调研。“我们通过“公司+基地+养民”的经营模式,打通了“养殖-加工-销售”的全链条。有了税收优惠政策的助力,我们这几年也在不断拓宽销售思路,打造星贝直播间,现在发展态势很喜人。”星贝公司财务总监感说道。为推动本地特色养殖企业健康发展,该局密切关注涉农企业的经营状态和税惠政策享受情况,确保企业充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下一步,洞头区税务局还将持续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助力产业兴旺、村民增收致富、乡村振兴建设等多方面发展,谱写以税助农、以税惠农、以税兴农“协作曲”。

退税活水 带动经营发展

“去年底,我们购置了新厂房,大量资金都投入厂房建设中去了,现金流捉襟见肘时,正好赶上花水紫菜上市,近18万的留抵退税款弥补了贷款间隙的资金压力。”星贝公司财务负责人张小微主动联系税务部门表示感谢。

留抵退税款如“源头活水”,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激发了新动能。据悉,洞头区局充分发挥税收大数据作用,及时为各企业摸清“退税底数”,精准跟踪办理进度,第一时间辅导财务人员办理退税业务,确保企业应享尽享快享政策红利。

目前,洞头区税务局还建立“一对一”管理服务机制,点对点服务霓屿紫菜现代园,为企业“站稳脚”“扎下根”“走出去”打下坚实的基础,进一步促进海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洞头区商品品牌化优势,以新时代税务力量引领园区企业发展升级。(作者:刘文赟、王文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