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肥城:文旅融合“有风景” 春暖花开“好前景”

发布时间:2023-04-07 16:15:4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李超、纪宗玉、孙衍栋 | 责任编辑:程泽

春风荡漾,山东肥城十万亩桃花激情绽放。3月25日到4月20日,“以花为媒、以节会友、文旅搭台、经贸唱戏”为办会宗旨的第22届中国肥城桃花节,以“开局即高潮”的摇曳婀娜之姿,靠枝头“一朵花”搅活“一池春水”。

山东肥城“大美桃园”摄影:徐学松

以花为媒促消费活市场,在仪阳街道刘台桃花源景区,自4月1日启动的“惠享山东消费年·世外‘淘’原乡村消费节”活动持续火爆。

浩浩荡荡的春风里,熙来攘往的人群中,一朵朵、一簇簇、一片片的桃花漫山遍野,似火如云,恭迎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刘台桃花源景区作为肥城桃花节开幕式的主办场地,每年都会吸引一大批中外游客前来赏花游玩。抓住节日有利时机,以花为媒促消费,“惠享山东消费年·世外‘淘’原乡村消费节”活动将持续半个月的时间。

据了解,围绕现场活动“有玩头”,餐饮美食“有吃头”,游客购物“有买头”的目标定位,省、泰安和肥城商务、文旅等部门精心规划了“乐享·好味道”名优农产品展区、“乐享·好年华”老字号非遗展区、“乐享·好风光”文旅娱乐展区等7大展区,线上线下联动,为广大群众送上一场精彩纷呈、热烈红火的消费盛宴。

春赏花,秋品桃,桃木商品卖得俏,农家乐里香气飘。在桃木雕刻非遗展区,70多岁的刘台村民魏传春和老伴招揽着挤挤挨挨的顾客,喜悦挂上眉梢,幸福荡漾脸上。“桃花节期间果园里也没大有事了,摆个小摊,家门口一天挣千把块。”老魏高兴地说,家里种着八亩来地的桃树,天天有活干,天天有钱赚。

高耸的桃花岛上一览桃花美景,一池碧水的桃花湖里戏水荡舟,桃文化陈列馆里寻觅乡音乡愁;冰糖葫芦咬一口嘎嘣脆,金凤剪纸“剪”来甜蜜好日子,王氏塑泥“捏”出乡村振兴好前景……在刘台村入口处一家农家乐餐馆里,桃木劈柴炖鸡扑鼻的香气沁心入脾,苦菜白蒿炸香椿芽花椒芽让人垂涎欲滴。“流水席,一桌接着一桌,有人气更有商气,消费火起来了。”餐馆老板刘红芬说。

消费加快复苏,市场活力在春暖花开中持续回升。在活动现场,电商直播时尚产品引领消费,新能源汽车“换挡提速”开进乡村。“今年以来,肥城市成功举办了‘黄河大集’‘三品货源下乡’等10余场惠享肥城消费年活动,共带动消费4000余万元。”据肥城市商务局局长董军介绍,预计一季度完成限上零售额10亿元,同比增长16%。

目前,肥城桃花节已跻身中国四大桃花节和十大节庆品牌之列,“一朵花经济”让肥城“好风景”带来“好前景”。2000年,仪阳街道刘台村在肥城市率先搞起了桃花旅游,从2002年开始承办第一届桃花节,到今年已是22届了。据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学军介绍,最多的一年吸引游客80余万人,现在全村仅卖肥桃的收入就达到了1亿多元。

这些年,刘台村通过招商引进泰西生态旅游有限公司,先后投资4000余万元,打造桃花谷、民俗馆等20余处景点。与刘台村是邻居的鱼山村充分挖掘古村落资源,引进北京唐乡公司打造精品民宿,与刘台桃花源风景区一体打造,构建起“赏桃花、品肥桃、游古村”的乡村旅游格局。

“桃木雕刻工艺生产性保护与振兴发展模式”项目入选第三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肥城桃木雕刻”“肥城桃木雕刻民俗”入选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肥城桃木雕刻”整体品牌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目前,肥城桃木旅游商品目前已发展到30多个系列,4000多个品种,市场销售额突破20亿元,占全国桃木商品市场80%以上的份额。”肥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刘任力介绍说。

十万亩桃花正艳,“一朵花”搅活“一池春水”。从3月29日上午参加山东省第三届儒商大会,下午参加泰安市重点产业项目推介会暨第一季度“项目签约大比拼”活动,到3月30日举办中国肥城第22届投资合作洽谈会,在这春暖花开的美好的时节,肥城市以花为媒,以会招商,邀请一大批客商、在外肥城人才来肥城参观考察,对接项目,洽谈合作,共赢发展。

据肥城市商务局局长董军介绍,在中国肥城第22届桃花节投资合作洽谈会上,1个校地合作项目、37个产业链项目集中签约,计划总投资231.2亿元,涵盖新能源、高端化工、绿色建材、汽车及零部件等多个领域。(李超、纪宗玉、孙衍栋)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