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不忘桑梓情,产业扶贫践初心--记龙国莉先进事迹材料
发布时间:2023-04-13 17:28:3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宋思明 | 责任编辑:乔沐(龙国莉)
个人履历
龙国莉,女,汉族,于1987年12月3日出生于渭源县祁家庙镇边家堡村,2012年大学毕业后在西安创办了西安国立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5年荣获在中央电视台梅地亚中心举办的“CCTV《瞭望天下》、2015年《感恩中国-幸福一家》春节联欢表彰会”荣获“爱心志愿者”,《中华风采人物》《当代女报》等专刊人物,于2014年被定西市团青联特聘为新媒体咨询专家,2016年被推荐为定西市团青联委员、2019年被评选为市妇联执委、2021年被推荐为渭源县政协委员、2021年被推荐为渭源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会长、2022年被甘肃省人社厅评委全省就业创业先进个人,同年被甘肃省退伍军人事务厅聘为创业指导专家;2023年被甘肃省人社厅聘为省级创业导师。
乌鸦反哺传颂渭河文化
2013年在外打拼多年的龙国莉多次返回家乡考察,第一次走进渭源县天华创业孵化基地,浓厚的文化氛围、朝气蓬勃的青年团队、有条不紊的工作节奏,巨大的感染力给龙国莉带来信心,亲手开办渭源县首届企业文化讲座并邀请全国著名企业文化建设专家与渭源县众多企事业单位代表面对面交流。2014年为了争取市场化运营,龙国莉自筹230万策划主办了《中国名家看渭源》,特邀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中国著名作家、历史学家、教育家、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高级编辑、央视经典节目《话说长江》主创人陈铎等著名专家学者开展讲座,重点围绕渭河流域的生态保护治理、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经验交流以及渭源发展三方面主题开展讲座,对渭水源头及其流域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建言献计,强化了对渭河文化的宣传,提高了渭源知名度,促进了全县旅游产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的转型升级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同年自己筹措资金70多万策划设计了《渭河源文化产业园》及《伯夷叔齐文化产业园》的规划、可研报告、三维动画等,对渭河文化的宣传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以一颗赤子之心造福家乡
2018年龙国莉创办甘肃国立众创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正式返乡创业,龙国莉回到家乡后,致力于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她以一颗赤子之心,凭着“如牛勤耕,一步一印”的精神,坚持利用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渠道,全方位、多渠道充分挖掘家乡资源。积极开展多方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回馈乡里。
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确保每一个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以上实现就业创业,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的目标。结合“点对点、一站式”的劳务输转,帮助务工人员“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形成了从咨询到报名,从乘车到接站,从进企业选岗位到工资落实的工作闭环。
2020年暴发疫情以来,国立公司坚持在疫情期间派出驻厂人员在做好输转工作的同时,对工作三个月和六个月后有返回倾向、家中有一般性事务的人员全面排摸并做好稳岗工作,今年,陆续为500余名外出务工脱贫人员开展了线下及线上岗前培训,提供就业岗位,确保培训结束后对有意向外出务工人员应输尽输。截止目前,国立公司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抗旱减灾招聘会、“暖冬行动”系列招聘会、“春风行动”启动大会等130余场,提供企业就业岗位1万个,发放宣传册2万份,近三年来,公司向福州、青岛及全国各地输转务工人员3000余人,带动劳务增收超过2亿元。
国立公司为进一步发展壮大劳务基地范围,龙国莉在做好就业稳岗的基础上派出工作人员到福建、青岛、北京、江苏、新疆、内蒙古等多地考察对接,为了方便服务和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公司针对渭源县务工人群和务工特点,分别建立了劳务输转就业基地及劳务工作站,进一步拓宽了就业渠道,形成了东进福州长三角、北上新疆内蒙古,就近就地能转移的就业架构。针对就业情况,目前,我们正在开展两项工作:一是积极衔接村“两委”负责人,联合进村入户,做好秋收后外出务工的排摸动员工作;二是公司建成直播基地,全面开启直播经济促增收和稳就业,同时开展直播带岗、抖音、快手线上招聘和线上带货本地农土特产品;直播基地开放式式运营,为有意愿参与带岗带货的创业人员免费直播场所和直播设备、并进行电商直播的培训、指导训练营工作,充分调动并开展直播经纪人的创业就业带动能力,切实提高电商直播全覆盖和带岗带货品牌影力的打造,全面提升脱贫户家庭收入,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出应有的努力。
以创业带动就业搭建孵化基地“试验田”
为做好“输出打工者、迎回创业者,带动就业者”的升级转型,2021年龙国莉创建渭水天华创业孵化基地。2021年被评选认定为省级创业就业孵化示范基地,基地占地面积为8000平方米,目前,现有在孵创业实体户数61户(其中企业22家,专业合作社7家,个体工商户32家),带动就业人员479人(其中返乡农民工192人,高校毕业生24人,退役军人7人,其他人员256人),特别是对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者、退役军人、妇女创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创业者、中小微企业及个体户、脱贫人口等提供创业孵化,促使其健康发展、成长壮大,为渭源县乡村振兴、工商业的发展培育新型产业和发挥领头雁的作用。
渭水天华创业孵化基地为返乡创业者提供了一片“试验田”,带动了一大批创业者在家门口致富;孵化基地运营中心为大众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贴心的创业指导服务,为“创客”筑巢圆梦。
龙国莉认为“只有与家乡的发展同频共振、与群众的需求同心同向,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服务市场所需,公司才有机会成长的更加迅速。”2022年6月份,国立作为甘肃人力资源公司代表赴青岛参加东西协作交流和劳务品牌推介活动,借鉴经验,抢抓机遇。一是以2022年建的“鲁甘”两省创业导师之家落地为抓手,打造首家甘肃省“鲁甘人力”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中心,为城乡劳动者提供从起点到终点,便捷、即时、精准、高效的一站式就业创业服务。二是加强孵化基地的电商孵化功能,以直播助农,带岗带货为就业渠道的拓展。三是以科技创新孵化为根本目标,以促进带动创业孵化为目的,基地坚持以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整合资源的服务方式,善服务功能,投资融资,人事代理等提供“一站式”服务平台,加大对科技创新类企业的入孵,同时积极服务申报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率,占比达20%以上,提高入孵企业含金量;打造众创空间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为省级众创空间提质增效,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参与公益事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谈到公益事业,龙国莉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和初心,在企业发展的同时,注重社会服务,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2013年,甘肃省定西市岷县与漳县交界处发生6.6级地震,此次灾害造成岷县、漳县、渭源县等地受灾,龙国莉得知家乡受灾消息时,第一时间奔赴家乡,带着实习工资6万元及物资全部捐赠于渭源县受灾地区。
在2020年至2022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龙国莉带领公司累计向奋战在一线的疫情防控工作人员捐款捐物,三年来,捐赠物资及现金共计8万元。以实际行动和一线人员并肩战“疫”。
鸿雁回归,徐徐向前,久久为功,回首来时路,风雨兼程。龙国莉一路披荆斩棘,为家乡脱贫攻坚工作持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事靠人做、业由人兴,龙国莉说“自己将继续助推本地劳务市场运作的目标,为务工人员增加收入,为用工企业吸纳人才;为返乡创业者搭建平台,为创业者进行多元化辅导,让新企业步入正轨,加大对普通小微企业升级为科技型企业的孵化培育,全力以赴为当地经济增砖添瓦。”(图文:宋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