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彬州:“蝶变”正如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发布时间:2023-04-17 10:24:1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辛文 | 责任编辑:乔沐

“蝶变”正如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4月14日,由陕西彬州市委、市政府主办的中国·彬州首届梨花旅游文化节在彬州市城关街道朱家山雨润坤农业产业园的梨花海中开幕。

咸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樊波、文旅局副局长王月明、文联副主席赵冲,彬州市委书记王宏志、市长陈加宝、政协主席唐彩霞、副市长张虹,共同开启“彬州首届梨花旅游文化节”系列活动启动令。咸阳市书法、美术、摄影、诗词楹联、民间文艺等协会主要负责同志和文艺家代表、果商代表、旅行社、重点景区负责同志、部分群众、媒体记者参加了开幕式。

人文之城  魅力之城  创新之城

中共彬州市委书记王宏志在致辞中表示:“香”约彬州,“梨”你不远。沐浴着和煦(xù)的春风,感受着醉人的春色,我们如期相聚在热情奔放的公刘故里,共同开启“中国·彬州首届梨花旅游文化节”帷幕。  

彬州地处渭北高原、泾水河畔,总面积1185平方公里,总人口37万。这里是古老而文明的人文之城。周祖公刘教民稼穑,建立古豳国,开创泾河流域农耕文明的先河;《豳风》《七月》等不朽诗篇诞生于此,享有“诗经之乡”盛名。

这里是厚重而秀美的魅力之城。自周秦汉唐就是京畿屏障、西出长安第一驿站,世界文化遗产大佛寺石窟诉说着丝绸之路的繁荣兴盛,陕西最大高原淡水湖侍郎湖闻名遐迩。

这里是富饶而脉动的创新之城。地处陕西省第二大煤田——彬长煤田腹地,矿藏资源10多种、煤炭储量32.4亿吨,咸阳(彬州)高端能化园区加速崛起。这里是奋进而活力的希望之城。紧扣建设“陕甘宁毗邻区域中心城市”目标,大力实施“1188”战略,一举创成“全国文明城市”,稳居“西部百强县”,实现“陕西十强县”11蝉联、咸阳目标责任考核14连优,2022年GDP突破300亿元,区域中心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

彬州素有“果品之乡”美誉,是典型的苹果、梨适生区。彬州梨拥有1000多年栽培历史,以皮薄、肉白、核小、无渣、香甜浓郁著称。1957年曾寄给毛主席品尝,中央办公厅复信鼓励发展彬州梨。近年来,我们把振兴彬州梨产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优品种、扩规模、育龙头、建基地、提品质多管齐下,促使老品牌焕发新活力,公用品牌价值达到14亿元,品牌资源力位居全国第三。我们举办梨花旅游文化节,旨在以花为媒、以节会友,传承古豳文化底蕴、彰显彬州时代风采,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让更多朋友认识彬州、结缘彬州、投资彬州,以“蝶变”新姿谱写全域旅游的精彩篇章。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在这个彬彬有礼、感恩奋进、热情好客的文明之城,我们诚挚邀请四方朋友共赴一场“春天的约会”,游梨园、识花香、品美食、享民俗,尽情徜徉在古豳花海的芬芳之中,让这次赏花之行成为难忘的休闲之旅、醉美之旅、友情之旅!

万紫千红春光好一日看尽彬州花

彬州市政府副市长张虹介绍2023年“中国•彬州首届梨花旅游文化节”将相继举办7项系列活动:

今天在开元广场,举办“风舞梨花醉美彬州”主题文艺展演,包括《诗经田园》《梨花咏春》《梨香天下》3个篇章,共10个文艺节目。

4月13日—15日在开元广场举办“舌尖上的盛宴美食里的彬州”烹饪大赛。展示彬州特色小吃、传统美食,邀请网红达人、美食专家进行现场直播、推介,评选出最受欢迎彬州美食。

4月13日—15日,举办“相约梨花海”游园采风活动。开展“人间四月天花好人更美”汉服摄影大赛,用镜头记录最美瞬间,并收集优秀作品编印成册;邀请知名作家,文学爱好者,开展“花海共徜徉诗文话彬州”笔会活动。

4月13日—15日,邀请农科院专家教授在我们今天开幕式现场——城关街道朱家山雨润坤农业产业园以及韩家镇闫家河村千亩梨谷、太峪镇姚联村千亩梨园,开展梨树栽培及管理相关培训。

4月13日—15日,开展“万紫千红春光好一日看尽彬州花”公主游春活动。以唐玄宗之女新平公主为主人公,塑造梨花花魁,通过游园、抚琴、观画、品茗、吟咏、舞蹈等活动,宣传展示唐文化,并配合网红打卡及自媒体宣传,多场景全面展示春季迷人景象。

4月17日,在开元广场举办“梨花小天使”校园艺术展演活动。

5月13日,以“豳风彬韵,丝路明珠”为主题,举办第八届半程马拉松赛,将设置半程马拉松和全民健康跑两个竞赛项目。

喜煞故园梨枣在 熟时还要上公堂

1957年彬县农民曾将彬州梨寄给毛主席品尝,中央办公厅复信鼓励发展生产。

彬县是著名的“彬州梨”故乡,彬州梨栽培已有数百年到上千年历史,《直隶彬州志》载有明嘉靖年间的彬州司马张金度的诗中可以见证:“百年生聚滋更始,七月豳风未可忘。喜煞故园梨枣在,熟时还要上公堂。”可见当时彬县的梨枣皇帝已经享用。

明清时代,彬州梨已大规模种植,《西北的梨》一书中记载:“彬县的老遗生梨”是个古老的品种,有300多年的植株,说明彬州梨的母本可能在千年以上。

《彬州市志》记载:彬州市水帘沟因“梨树广布,花香果硕”素有“花果山”之称。明清时曾是皇家贡品,清人谭嗣同的诗中描绘出了当时梨栽培的盛况:棠梨树下鸟呼风,桃李溪边白复红。一百里间春似海,狐城掩映万花中。彬州梨分别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奖、陕西省果品评优第一名和陕西省优质果品称号。

建国后,彬县引进了27个梨品种,加之原有的36个地方品种,从而丰富了彬州梨的品种资源。

公刘故里煤化基地区域中心果品之乡

彬州市自古就是秦陇往来的咽喉要道,素有“公刘故里、煤化基地、区域中心、果品之乡”之美誉。2018年6月撤县设市,连续10年位列“陕西十强县”,先后荣获“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全国苹果20强县(市)”“全国优质果品基地重点县(市)”等国字号荣誉近百项。彬州市现有水果园35万亩,其中苹果32万亩,梨2.5万亩,其它时令水果0.5万亩,有千亩以上果园6个、百亩以上22个。2022年全市果品总产43.4万吨,实现产值21亿元。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