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员干部须“苦干实干+巧干”
发布时间:2023-04-18 10:54:2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彭超 | 责任编辑:乔沐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基因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作风上艰苦,生活上廉洁的思想境界。“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将敢于吃苦看成是一种担当,一种责任,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才能战胜面前的一道道困难,树立人民公仆的良好形象,才能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吃苦也是一种积累,在吃苦中千锤百炼,提升工作的能力,在吃苦中厚积薄发,在吃苦中形成优秀的革命意志品质。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再美好的蓝图、再宏伟的目标,离开了实干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干部干部,首要是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成绩都不是说出来、喊出来的,而是靠实打实干出来的。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党员干部要做“实干家”“行动派”,不当“空鸣之蝉”“清谈之客”,要立说立行、紧抓快办,不能慢慢吞吞、拖拖拉拉。“干”的关键在于“实”,来不得半点“虚招”。一切机遇,只有在实干中才能把握;一切愿景,也只有在实干中才能实现。党员干部要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像“钉钉子”一样,咬定目标不放松,一锤接着一锤敲,必定会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广大新时代党员干部要以科学的实干、实干基础上的巧干以及新作为和新担当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巧干并非投机取巧、拈轻怕重,而是讲究方式方法、顺应事物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在实际工作中,要用科学态度想事谋事,尊重事物发展客观规律、尊重实际需要,运用辩证思维看问题、想办法,进而科学决策、精准施策。要用创新思维善作善为,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统一,不断提高思维水平、工作能力,掌握科学高效的工作方式。要在打破平庸、增加特色上用心用力,保持奋勇争先、勇创一流的精神状态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工作标准,遇事不绕道、遇难不退缩、迎着困难上、奔着难点去、顶着压力干,让工作有创新、有特色、有质量。(作者:萍乡市张佳坊乡 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