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肌痉挛”15年 淮安三院“一针”除顽疾
发布时间:2023-04-20 11:34:0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丁华珍、杨正玲 | 责任编辑:乔沐大约15年前开始,59岁的王先生(化名)左眼睑会偶尔不自主地跳动,起初跳动持续几秒,只认为是正常的眼皮跳动,并未关注。渐渐地,眼睑跳动频繁且时间变长,有时长达十多分钟。再后来,左侧面部和嘴角也出现了抽动,眼裂明显变小,严重时眼睑闭合后无法睁开,行走、看电视等基本日常生活都明显受损。王先生也曾在某医院就诊,服用卡马西平等多种药物,然而效果不佳且副作用明显。有医生建议王先生可做外科手术,由于担心会有意外状况,他一直坚持保守治疗。
最近,王先生病情加重。由于眼部肌肉经常抽动,常常导致其眼睑闭合、睁眼困难,严重时正常行走都较困难。面部抽动引发耳鸣、听力下降、头痛头晕,严重影响了睡眠质量,从而影响生活和工作。
今年2月来到淮安市第三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找潘合跃就诊。
据了解,潘合是市三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七病区副主任。可以常规开展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眼睑痉挛、顽固性疼痛、流涎症等多种疾病。
潘合跃通过反复追问病史,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神经电生理、磁共振检查结果,诊断患者为“左侧面肌痉挛”症状,建议王先生住院治疗。
入院后,王先生经过颅脑MRI及MRA等检查,未见颅内肿瘤等占位性病变,并排除重症肌无力等治疗禁忌。
潘主任表示,长期服药治疗可能会产生肝肾功能损害、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外科手术具有出血、感染及花费大,甚至极少数复发等风险。经过对患者身体状况综合评估后,潘主任提出“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方案。
肉毒毒素广泛应用于偏侧面肌痉挛、肌张力障碍、震颤、抽动障碍、痉挛状态、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流涎症、多汗症、下尿路功能障碍)、头痛以及神经病理性疼痛等。
起初王先生及家属拒绝该治疗方案,潘主任经过反复沟通获取其书面同意后,给予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
术后第3日,患者感觉到抽动幅度、频率有所减少、改善,症状逐渐改善;
术后第7日,患者面部抽动等症状基本消失:耳后疼痛及牵拉感消失,评分由入院时面肌痉挛的两表评分4分(最重),降至0-1分(接近正常)。
目前,患者已于一个多月前出院,患侧眼裂恢复正常,口角歪斜恢复,面部肌肉抽动消失。且无任何的不适感及不良反应,如上眼睑下垂、复视、吞咽困难等。(丁华珍、杨正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