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时代价值及路径探索

发布时间:2023-04-23 11:04:5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周禄江 | 责任编辑:林木

中华民族历史精神的时代性体现在雷锋精神上,该精神是高校学生重要的精神财富。当前,新时代的雷锋精神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高度契合。将新时代雷锋精神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新引领,有助于学生快速成长成才,树立“共筑中国梦”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在高校院校,为了寻求新时代雷锋精神在思政教育中的路径,通过增加新时代校园文化内涵、强化思政课和课程思政的主要作用、推广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力求引领新时代雷锋精神被认为是最好的档案或作品集对新一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精神。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要想从一定的角度有效进一步提升当代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的意识和理解,就要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背景下进行弘扬和传播雷锋精神,让学生了解雷锋是思想道德修养的楷模,进一步提高学好雷锋精神的能力,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并树立起雷锋精神,正确的价值观。在弘扬雷锋精神的具体过程中,高校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和作用,借助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雷锋精神,进一步提升其教育和教学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雷锋精神的弘扬价值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为引导学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推进大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在思政教育背景下,加强传颂雷锋精神。随着网络平台和新媒体的普及,学生们通过网络接受到丰富多样的信息和社会内容。这使得现代大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中呈现出多种思想意识形态和观点。大部分学生的思想积极向上,但仍有少数学生在此期间出现了不积极向上和缺乏正确认知的现象。针对这一境况,应增强思政教育和弘扬雷锋精神的力量,以激励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和精神,进而推动当代大学生的奋斗精神得以展现。

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大学生群体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观点和雷锋精神的理解也日益丰富多样。可是,在思想政治学习中,仍有些学生沉迷于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缺少对艰苦奋斗等美德的认知和对其精神的宣扬。此外,其奉献精神有所不足。为了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力的人才并积极肩负社会责任,就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将雷锋精神的理念传授给学生。通过这样的宣传和分享,学生们将了解并认识到学习雷锋敬业精神的重要性。只有努力培养各具专业优势的敬业精神,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环境,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在弘扬雷锋精神的同时,也可借鉴“螺丝钉精神”的宣传教育方式,培养学生成为爱岗敬业、奉献精神的人才,引导他们在选择和就业时,明确理性的观念和责任感,以期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发挥最大价值,并促进人才培养工作的创新发展。

新生代青年大多在独生子女家庭中长大,很多青年学生缺乏团结协作和团队协作的精神。在当代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构建诚信、友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十分重要。雷锋同志严于律己,以诚待人,与人相处时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对待同志就像春天温暖的气息”。他说:我觉得自己活着,就是为了让别人过得更美好。”他认为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就像身体每个细胞和整个肌体的关系一样,相互关联,休戚与共。无论面对熟识之友还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雷锋同志始终秉持先人后己,一视同仁的原则。正是雷锋同志的诚实守信、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等品质点滴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才使高校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通俗、大众化、具体。在新时代,雷锋精神作为高校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精神引领,凝聚着青年学生的思想共识,充分发挥了榜样的力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雷锋精神弘扬的路径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弘扬雷锋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应当需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系统化设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思想政治课程系统化设计期间,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顶层规划,才有可能发扬、继承和宣传学好雷锋精神以促进良好的能力与素质教育。此外,在设计系统化的思想政治课程时,学校可以运用加工编写教学案例的方式,将雷锋典型事迹和相关精神内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案例学习和启发,不断激发他们学习雷锋精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加强其内心的道德意识。

思政课教师要以雷锋精神为主题开展专题教学、情景教学、访谈教学、体验教学等方式,把雷锋精神贯穿思政课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听得进、受触动、有共鸣,使思政课教学成为有温度、有触感、可触摸的灵魂阵地。思政课堂中融入雷锋精神教育,不仅仅是让青年学生学习雷锋好人好事的表象,而是以雷锋事迹为载体,学习雷锋精神的价值观念,在感性认识基础上进行理性提升和思想启迪,把雷锋精神内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部分课程教学中,就要再现雷锋精神的丰富内涵,引导学生学习雷锋甘愿做一个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傻子”精神,和立足本职、忠于职守的“钉子”精神,真正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作用。

为了将雷锋精神贯穿思政课教学始终,教师可以运用访谈教学、体验教学、情景教学等多种方式,以雷锋精神为主题展开专题教学。这样,学生既可以听进去、被感动,也能够产生共鸣,使思政课教学变得有温度、有感染力,成为让学生们可触摸的灵魂阵地。教师应将雷锋精神教育融入思政课堂,不单纯是让年轻学子接受雷锋的人物与事迹,更重要的是以此为载体,达到品德教育的目的。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背景下,对雷锋精神进行全面弘扬,可以有效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要素,培育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理念,而且学生在对雷锋精神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增强自身的奉献意识和精神,最大化地提升高校育人工作效率。在弘扬雷锋精神期间,要对课程进行系统化的规划,开展多样化的雷锋精神弘扬活动,进而通过多样化的育人载体和方法,强化学生的认知观念和雷锋精神的理解。

作者简介:周禄江,硕士研究生,讲师,西南石油大学新能源与材料学院党委组织员。

基金项目:2022年四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项目“基于需求导向的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双向融合研究”(项目编号:CSZ22034)。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