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师德建设“组合拳”,锤炼教师队伍硬作风

发布时间:2023-04-24 16:36:1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程丽萍 | 责任编辑:乔沐

据教育部新闻办4月20日报道,教育部印发《关于推开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就依法推开准入查询制度,严格落实从业禁止制度作出了规定,旨在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对师德违规问题“零容忍”。

 同一天还报道了教育部公开曝光第十二批7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7起典型案例涉事教师均已受到严肃处理,反映出各地各校在深入贯彻落实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要求、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中,始终保持严的标准,对师德违规问题“零容忍”。今年,教育部将联合有关部门重点督促落实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印发的《关于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推开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工作,通过严把教师队伍入口关,严肃处理师德违规行为,严格落实教育行业从业禁止,不断净化校园环境,坚决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

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荀子曾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后汉书·孔僖传》中有云:“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后汉书·灵帝纪》中又说“昭曰:‘盖闻经师易遇,人师难遭。’”前有子贡结庐为孔子守墓六年;后有张良为师穿鞋终获真传。现今,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

然而我们也看到这些年教师品德以及日常行为等问题集中多发高发,令社会各界震动、忧心不已,这些师风败坏的问题积弊良久,确实到了必须认真审视、深刻反省、着力整肃的时候。孙中山先生曾说:“教之有道,则人才济济,风俗丕丕,而国以强,否则反此”。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而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使学生对于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著名教育家、古典文献专家、书法家启功教授深思感悟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他亲自题写后成为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师德师风建设,是推进社会文明的需要,教师的言行、道德修养会影响其教育对象和社会公民。师德之“德”远远超过了一般的道德范畴。西汉学者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对于传播人类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起着重要作用,一代师风影响着一代人的精神风貌。对创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影响深远,会有力地推动社会道德风尚的进步,对贯彻“以德治国”思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成败和民族的未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对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部日前发布《关于推开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工作的通知》,以及典型案例通报,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严把教师队伍入口关,夯实教师队伍质量。严格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断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教育、宣传、考核、激励、惩处、监督有效结合、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师德教育,引导广大教师自律自强,形成自觉践行良好师德、维护良好师风学风的有利环境。加强警示教育,建立健全分级通报曝光制度。对师德违规行为依法依规从严处理,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教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撤销或丧失其教师资格,列入教师资格限制库,清除出教师队伍。压实、压细学校各级党组织和行政有关负责人责任,强化责任意识,对落实不到位的进行严肃追责问责,构筑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氛围。这套组合拳让师德违规问题无处藏身,相信经过这一系列举措,教育行业必将留驻风清气正的春天。(作者: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七中学校 程丽萍)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