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龙腾奖”落子广州》系列报道③要素集聚加速广州设计之都崛起
发布时间:2023-05-01 17:50:3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辛文 | 责任编辑:林木4月28日可谓广州设计之都的“大喜”日子。
当天,广州设计之都不仅首次迎来中国设计界“诺贝尔奖”——第十八届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评审会,还集中签约了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白云分院、中铁十五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等新一批企业,“总部朋友圈”累计突破140家。
人才云集,企业抢滩,势能集聚......设计要素的叠加,正推动广州设计之都加速崛起。
一
战略布局:向工业设计要新动能
“设计创新有力促进了制造业转型升级,也带动了设计自身从理念到方法,以及实现方式等方面的持续进步,但设计能力不足仍是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瓶颈问题,在设计基础研究与数据积累、设计工具与方法、设计人才培养、试验验证以及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仍亟待加强。”
2019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3部门联合印发《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计划(2019-2022年)》,着力解决制造业短板领域设计问题,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以设计赋能创新发展,近年先后出台《关于促进我省工业设计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广东设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将工业设计发展作为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的重要抓手。
“工业设计是创新链的起点、价值链的源头,更是驱动高质量发展、提升产品价值、增强产业竞争力、创造美好生活的制胜利器。”2022年8月,广东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工业设计赋能广东行动方案(2022-2025年)》,提出加快推动工业设计产业创新发展,赋能广东产业升级,提升内生动力。
有专家认为,中国制造的下一步是中国设计。以广州设计之都为代表,设计创新赋能广东制造,正成为广东制造业的一大新亮点、新趋势。
二
要素集聚:“广州设计”起势快跑
打造设计之都,推动设计创新,最关键的是人才和企业。
广州设计之都2022年8月开园,至今一年不到,就引进了一批设计人才和上百家企业。人才方面,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国际著名服装设计师计文波等大师坐阵,在广州设计之都挂牌大师工作室。同时,粤港澳青年设计师之家等纷纷入驻,吸引了一批青年设计师进驻。
企业方面,目前广州设计之都入驻优质企业已上百家。其中:建筑设计领域有省交研院、香港思城等龙头机构;工业设计领域有欧派家居、德国ABT等骨干企业;时尚设计领域有阿道夫、洪兴股份等头部企业;数字设计领域有广联达、4K花园等创新企业。
4月28日,随着新一批企业集中签约,广州设计之都再度升能。
当天签约的企业,有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白云分院、中铁十五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中建五局第三建设(广州)有限公司、广东其力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等。至此,广州设计之都“总部朋友圈”突破140家。
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院长李觐表示,广州设计之都已成为建筑设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领地,市设计院作为国内首批甲级勘察设计单位、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百家名院,将投入精干设计力量,立足白云、布局湾区,持续为广州设计奉献力量。
中铁十五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多次获得“詹天佑奖”“鲁班奖”“火车头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该公司将积极参与白云区重大发展平台建设,在推进白云区重大轨道工程实施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央企平台优势。
新签约的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将持续以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高质量建设为抓手,紧密关注白云区“一园两城三都四区”发展机遇,未来将持续在提升城市功能上贡献央企智慧和力量。
势能集聚之下,广州设计之都加速快跑。广州设计之都微信公众号平台日前发布信息称,“预计园区今年产值将突破600亿元,进一步朝着千亿级产业集群迈进”。
三
业界新论:以“广州特色”迈向全球
“广州设计”如何全球化?
28日出席第十八届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评审会的部分专家,共同谈到了广州设计之都的“全球坐标”,并就“广州设计”如何全球化建言献策。
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田斌表示,每个“设计之都”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气质,广州是一个非常有独特魅力的一座城市,设计之都对于广州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能够展现城市魅力、展现经济实力、展现人才集聚的助推平台。
“广州应把设计和城市的方方面面(包括实体经济、文化创意等)密切结合,吸引更多的设计人才入驻。”田斌认为,广州有条件将设计之都打造成一个集聚全球设计人才、全球设计思想碰撞的重要平台,打造成“设计灵感的策源地”。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总监诸臣谈到,近几年,中国很多城市都在创办“设计之都”。他认为,打造设计之都,有两点很关键,一个是这座城市要有它的文化和底蕴,另一个是需要强力的设计产业拉动。广州岭南文化浓郁,并有着非常好的工业基础和工业设计,完全有条件打造“设计之都”。
“全球那么多的设计之都,布达佩斯(匈牙利)也好,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也好,还是说底特律(美国)、都灵(意大利),各有各的特点。”诸臣认为,广州设计之都的打造,应深度结合广州自身的城市底蕴和产业特点。
“中国设计已经走在了全球前列。”佛山市众意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俞杨林表示,中国的设计产业是非常接地气的,实践空间很大。以家电产业为例,可能一个设计公司一年能做100多个项目,设计能够有效赋能产业发展。相比,国外设计的落地性可能有差距。广州设计之都建设,可以更多的去参与国际设计竞争,参与国际性大赛,去发现自己的不足,弥补自己的短板。
广东省善易交互设计研究院院长胡晓则建议,“广州设计”应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富有活力的运营机制,积极培育“广州设计”名片,做大做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品牌,并抓紧探索“走出去”的可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