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妈妈+非遗数字化 以公益激活传统文化新魅力

发布时间:2023-05-04 16:56:0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都本玲 | 责任编辑:乔沐

数字化的应用体现在生产上,也体现在生活中,它为各行各业提供了以信息、网络、数据为基础的,高效、创新、具有潜能的发展路径。非遗和数字化的结合看似遥远,实则是中华文明和民族文化传续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手段。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天才妈妈”公益项目(以下简称“天才妈妈”项目)自2019年成立以来,积极发挥社会影响力和资源优势,为非遗的活态传承提供了多元的、多维的、多样的数字化发展方法,从而帮助非遗手艺人和非遗工坊实现生产工作的提质增效、传播形式的拓展以及发展空间的拓展与扩容。

非遗数字化体系的建设,是中国文化产业信息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非遗从业者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想象空间。“天才妈妈”通过公益赋能的方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及社会资源整合能力,帮助非遗数字化打破传统基因与创新基因之间的“墙壁”,以现代化的工具和手段,打造出具有生命力、传承性、丰富度的“非遗宇宙”。

第一,数字公益与数字传播,链接非遗与每个人之间的文化共鸣。

民众是推动非遗传承的重要动力,每一个人都可能是非遗数字化的参与者和非遗数字记忆的拥有者。据统计,2022年抖音平台上国家级非遗项目相关视频播放总数达 3726亿,获赞总数为94亿,数字化的传播渠道的多样化,有效帮助非遗突破了地域和时空的限制。

“天才妈妈”通过与头部互联网平台联动,赋能非遗数字化体系建设,将非遗以多样的方式和形态带到网络用户面前,同时为用户提供认知非遗、深入非遗的窗口。“天才妈妈的礼物”微信小程序作为非遗产品对外展示和销售的平台,成为了一些非遗梦想工坊产品电商化实践的第一步;“天才妈妈”与腾讯公益共同发起的公益捐步、公益捐款、公益答题等,让用户能够切身体验一个小小的善举如何牵动一个非遗手艺人的生活变化;与字节跳动公益合作推出的“远山的祝福”“缝隙生花”等传播推广活动,则是帮助许多非遗技艺从深山中走向“线上”,与网络另一端的用户产生共鸣,从而不断凝聚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

image.png

第二,数字档案与数字保护,为非遗活态传承提供应用基础和多样传续方案

“羊角花是羌绣中最常见的纹样,它代表着我们的民族和地域,我们是在云中的民族。”“天才妈妈”四川北川羌绣梦想工坊骨干杨昌敏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到,“我们可以将它绣在发带上、衣服上、钥匙扣上,但是这样小小一片羊角花也需要一个绣娘好几天的工作时间来完成。”如何缩短非遗从技艺到产品的路程,基于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尊重,将其以高效率、高质量的方式输出是非遗传承人一直以来的困惑,而这样的困惑也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逐渐找到了一些答案。

2022年,“天才妈妈”项目开始了对非遗从三维空间到二维数字的探索和实践,基于对各地不同手工艺的技法基础资料的梳理工作,对其中一些纹样进行了二次创作和设计,并建立了相应的纹样库,为其提供应用基础和知识产权保护支持。贵州蜡染、四川羌绣、河北布糊画、云南掇花绣、内蒙古皮雕、贵州侗布、贵州马尾绣、河北农民画等 12个手工艺的54个二创纹样已完成了入库,2023年,项目将继续搭建“和妈妈一起耍花样”数字纹样库,让纹样跃然“纸”上,成为非遗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抓手。

第三,数字产品与数字生态,构建以共学、共生、共建为核心的合作生态

未来,突破“次元壁”的非遗产品和跨界联动将成为新的需求点和关注点。“天才妈妈”不断尝试着新的非遗数字化表现,“天才妈妈”携手凤凰网旗下数字藏品平台凰家艺品平台将《远山的祝福》打造成为了一幅公益数字藏品,让大家能够通过作品看见“天才妈妈”真实的生活和丰盈的梦想,该藏品在2022年“行动者联盟 2022公益盛典”当天限量发布,免费开放给社会大众领取。除此之外,“天才妈妈”与抖音轻漫计划IP联动推出的二次元虚拟偶像共创视频、与IP萌芽熊共创的线上推广影片都是非遗数字化的亮眼成果和跨界合作的样板案例。

随着数字技术的逐步精进,非遗数字化的应用也势必将为非遗传承人提供越来越友好、健康的从业环境和发展前景,这正与“天才妈妈”公益赋能非遗的初衷不谋而合。不论是纹样库的建设、互联网平台的深化合作还是更多关于“数字非遗”的实践,都将通过“天才妈妈”之手,切实帮助非遗手艺人提升“自我造血”能力,从而支持非遗的可持续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数字技术赋能非遗传承发展》(作者:温雯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赵梦笛广东省社科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

《数字化激发非遗活态传承内生动力的分析及建议》(作者:柴爱新阿里研究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林凡军山东省艺术研究院院长、郝建彬阿里研究院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焕新非遗——2022巨量引擎非遗白皮书》(作者:巨量引擎城市研究院)

《非遗数字化大有可为》(作者:都本玲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