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兵”式出游:“中国速度”助力青春活力
发布时间:2023-05-08 16:55:3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刘雨、杨美琪 | 责任编辑:程泽自4月27日铁路五一小长假运输启动以来,截至5月4日,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1.33亿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加2794万人次,其中4月29日发送旅客1966.1万人次,创铁路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
凌晨的车票、满档的行程、极速的景区打卡、一天八顿美食还能在周一赶上八点的早班与早课。这样主打高效率高强度的“特种兵式旅游”,成为了“五一”期间的旅游热词。最早的“特种兵”或许要追溯到明朝徐霞客,他在《浙游日记》中写道:“上午发舟。七十里,晚至昆山。又十余里,出内下青洋江,绝江而渡,泊手东之小桥渡侧。”三十多年时间,他跑遍中国,留下了著名的《徐霞客游记》。
古往今来,现代的科技发展、日趋完善的公共交通网络,提高了地域间的通达性,使“朝九晚五”“966”的绝大数奋斗青年能在有限的余暇时间里旅行。“五天打卡六省份、33小时玩遍北京八大景点、两天一夜玩转新疆、24小时16顿饭吃遍淄博......”“青春没有售价,硬座直达拉萨”,如今“特种兵式”旅游俨然成为年轻人的旅游新方法。作为旅游交通出行的“必备单品”,铁路为“特种兵”式旅游强势赋能,铁路旅游文化以强劲势头再一次闯入大众视野。
“特种兵”式出游,看似折腾却安排得有条不紊,时间之紧凑、花钱之节俭,让人感叹万分。他们在旅途中,坐上普速绿皮车,跨越江河,见证黄金水道的度量,发现山川搏击的壮美遗迹,聆听来自生灵的悠远回响,与最极致的美景正面相遇。坐上高铁和谐复兴号,飞驰电掣,感受到中国速度的极致,体验着早上“胡辣汤”、中午“羊肉泡馍”、晚上“麻辣火锅”的美食之旅,铁路运输正在为人们的旅行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神州大地上织起的高速铁路网,仿佛融合起了五湖四海的人间烟火气。铁路部门实行高峰列车运行图,根据12306候补购票数据,及时掌握旅客出行需求,通过增开夜间高铁和普速列车,安排动车组重联运行、普速客车加挂车辆等多种方式,精准增加重点地区、热门方向、旅游城市间的运输能力,全力满足“特种兵”式的出行需求。
道路通,百业兴。从时速200到350公里,里程加长了,购票简单了,服务提升了,乘车有秩序了,这些都是铁路部门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完成的“小目标”,也是不变初心的一次次印证。从“八横八纵”路网建设到高铁“1小时生活圈”,铁路部门始终坚持用“硬实力”说话,早上在广州喝早茶,晚上到北京吃烤鸭,高铁跑出加速度,打破时空格局,让更多“特种兵”们体验到了“说走就走”的幸福感。
从内陆到海洋,从荒漠到雨林,从都市到乡村,纵横交错的钢铁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次“诗与远方”的奔赴,哪怕只是单纯地“出门走走”,也让人沉醉于袅袅烟火的诗画人间。无论是高铁,还是普快,“特种兵”们乘坐列车,在饱含期待中跨越山海,一套以铁路为轴线的文旅融合就此完成,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同时,成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刘雨、杨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