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要习好“四字诀”

发布时间:2023-05-09 09:31:0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毛珺、刘兴昌 | 责任编辑:乔沐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仅是提升基层组织力、增加集体收入,富民强村的动力引擎,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需要习好“领”“引”“特”“严”四字诀。

一、强基固本、习好“领”字诀,抓好基层党建领航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地基打的牢,大厦才能建的高。”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乡村发展的基础,要想发展好村级集体经济,关键看支部,只有把党支部这一根基夯更实,村级集体经济才能站得住建的高。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村两委干部的“领头羊”作用,通过政策制度激励,充分调动农村干部办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以便于带动更多的村民一起参与进来。另一方面,需通过完善组织制度、规范党员管理、建强骨干力量、优化两委干部学历年龄结构等有效举措加强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持续优化农村领导班子的领导核心优势,形成结构优良、素质过硬、敢闯敢拼的村干部队伍,激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源头活水”,不断给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用基层党建领航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使相关成果惠及更多村民,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二、招才引资、习好“引”字诀,聚合多方力量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众力并则万钧举,群智用则庶绩康。”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需破解“资金难题”,点亮“人才之灯”。一方面,要多方筹措资金,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探索实行“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多元利益联结机制,支持农户以劳动力,固定资产出租的方式参与村级集体经济建设,让农户成为产业的受益者,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做大做强。也要充分发挥好政府财政资本投入“抛砖引玉”的导向作用,引领跟多的社会资本涌向村级集体经济,为其产业发展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另一方面,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活水”,要重视乡村本土人才,在村致富能手的作用,充分发挥他们熟悉乡村环境、生产经验丰富的优势,共同参与村级集体经济建设。也要立足所需搭好“乡村大舞台”,招才引智,吸引社会上的多方面优秀人才到乡村工作和创业,着力把现代化农业等专业人才充实到乡村振兴一线,共同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三、一村一品、习好“特”字诀,发展特色产业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要置于县乡总体发展规划布局中,依托特色资源抓准定位,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村级集体产业项目。一方面,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本地优势资源,把具有本地特色的资源转化为本村致富的特色产业,将本地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元素融入到村级产业发展中去,加强地方特色产业品牌培育。另一方面,要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特色资源优势,让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保持产业战略定力,加快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多园”的新型产业发展格局,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四、财务规范、习好“严”字诀,强化三资监管保障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快马也要响鞭催,响鼓也要重槌擂。”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只有充分暴露在“阳光”之下,才不会滋生“蛀虫”走向灭亡。一方面,要强化财务公开与管理规范,对于村级资产的财务收支情况做到定期公开,每月记账完毕后逐笔在村级财务公开栏进行张榜公示,每一笔收支都要有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民的参与监督,确保所有村级重要事务阳光透明、规范运行,保证资金安全。另一方面,农业农村、组织、纪检监察等部门要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定期对农村集体“三资”处置情况进行审核审查,并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由乡镇纪委对村“两委”负责人进行提醒约谈,以监督检查促进“三资”管理逐步规范,保障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作者:毛珺、刘兴昌)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