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引领新风尚,基层治理赋新能
发布时间:2023-05-10 15:50:3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西藏日喀则市仁布县德吉林镇吉巴 | 责任编辑:乔沐为充分利用党建在基层治理的强大优势,发挥党建在基层治理中的“掌舵”“调头”功能,形成党支部“掌舵”、驻村工作队、村贤理事会“擂鼓”,群众“划船”的基层治理模式。仁布县德吉林镇在2022年9月积极探索了“小积分”推动“大治理”积分管理奖励机制,用积分来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用奖励管理机制来引领基层治理。
一、强化组织保障,推动工作落实。一是发挥“掌舵”作用,德吉林镇党委先后入869户、访2400人次,深入调研基层治理中的群众参与率低、服务型基层治理空缺、缺乏基层自治中的奖惩机制等漏洞和短板,制定了围绕政治立场坚定、处处当先进做表率、营造美丽村居环境等10方面红榜清单和围绕存在封建迷信、造谣传谣、破坏民族团结言语及行为等10项黑榜清单,充分发挥镇党委在基层治理工作中的“掌舵”作用。二是发挥“擂鼓”作用,各村(居)“党支部+驻村工作队+村(社区)贤理事会”组成的积分管理委员会。制定了每户积分季度登记台账、积分兑换台账及物资出入库台账以及兑换商品目录清单,各村驻工作队负责积分的日常管理和积分超市管理,每季度由驻村工作队汇总积分,村(居)党支部牵头召开积分管理委员会会议审议,认定积分。截止目前共召开了27次积分管理委员会的会议,复核认定了46项加分事项和10项减分事项;
二、强化责任担当,提升工作实效。一是以职责为“焦点”,镇党委压实了党委委员、村党支部、驻村工作队的责任,采取点线面的宣传措施,入户及田间地头宣传发放3500多张宣传单,采取工作目的意义及方式方法通过小品、说唱等“载歌载舞”的活动形式,营造“小积分”推动“大治理”工作家喻户晓的氛围。二是以认可为“落点”,德吉林镇党委充分发挥人大与纪委统筹监督作用,针对“小积分”推动“大治理”工作,设置了举报箱,同时向群众征集了“小积分”推动“大治理”工作实施中的意见建议等,共发放了征集意见单2800张,收回了1900张,其中肯定此项工作的征集单占85%;2023年3月20日起利用1周时间民意调研及民主测评,85%以上群众认可“小积分”推动“大治理”工作的做法及奖惩机制。三是以动力为“要点”,自此项工作推动以来群众主动在“一村一微信群”或者电话形式上报该户家庭成员转移就业情况、更换国旗图片、矛盾纠纷调节成果等,辖区“小积分”推动“大治理”工作由“村里事”变成“家家事”,由“任务安排”转为“激励引导”,由“要我参与”变成“我要参与”。9个行政村(居)第一季度积分总分为15750分,兑换了1200元礼品。
三、强化工作成效,提高治理能力。德吉林镇辖区内群众主动更换及收藏褪色国旗,拆除影响道路宽敞的自家院落、帮助空巢老人耕地等等,掀起了辖区男女老少讲党恩、讲团结、讲贡献、讲文明的热潮,其中最感动的是有一名62岁视力二级残疾的拉多老人,拉着自家的小推车,拿着铁锹和十字镐,仅能看到2米左右的视力,地毯式排查道路安全隐患,清理道路上的石子土堆、凹槽点进行平整、路边流水形成的小冲沟进行填充,无法自己修补的道路用石头垒起做个标记来提醒路人,这一举动被该村积分管理委员会记了全村记录100分;那休村参重户帮助该村生活困难家庭,免费新建了120平方的钢筋水泥房子,帮分散五保户清理“茅厕”;艾玛村扎西加旦户动用自家劳力及机械,免费清理该村水渠水塘,维修春季机耕道路,让该村更多富余劳力外出务工等等。这样的例子在辖区群众内越来越多,经各村(居)党支部反馈,今年明显比以往矛盾纠纷少,经查阅德吉林镇2023年第一季度矛盾纠纷调节档案,第一季度全镇各类矛盾纠纷调节为3处,同比减少了45%。
经推广实施积分管理制度以来,德吉林镇辖区复杂的基层治理工作实现了数量化、可考核,不断培育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了辖区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法治观念和社会文明程度,解决了基层治理动力不足、参与不够等问题,实现了“积分改变习惯、美德深入人心、邻里关系融洽、树立文明新风、全民共建美丽”的目标。(图文:西藏日喀则市仁布县德吉林镇吉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