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高校优秀传统文化育人路径
发布时间:2023-05-11 15:13:4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贾淑媛 | 责任编辑:乔沐中华民族卓越的传统文化是历史长河中凝结的人类智慧,历经历史的考验,蕴涵深远的哲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更应当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用以净化大学生的内心,提升其精神境界和思想素养,使其成为传承卓越文化的一代,同时也成为具有责任和担当的国家建设者。本文研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同时探索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方式,以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参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的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才能够具备强大的自信心。中华民族拥有优秀传统文化,正是高校能够强有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源泉和文化基石。唯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心,才能够激励国家、民族、组织以及个人实现更为卓越的发展。曾经国内的年轻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存在偏见与误解,与此同时,却对西方的享乐主义以及拜金主义赞不绝口。国家政府和相关教育机构越来越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因此他们从上至下掀起了一股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这股热潮表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名誉,并引导大学生去辩证地看待它。人们应该学习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而摒弃其中的不合理部分。孔子学院的存在证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的影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现阶段,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政治保障,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堂中发挥了很大作用。长期以来的文化积淀与新时期现代化的教育相结合,二者碰撞出新的火花,激励大学生思想进步,使学生的思想更加活跃,思想觉悟上升到一个新高度。传统的思想、文字、艺术等文化形式也会促使大学生产生联想,通过回顾历史的方式,古今对照,帮助大学生形成新的观念和知识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丰富课堂形式。我国民族文化传统历史悠久,其承载着中国民族的民族意识形态以及优秀的道德品质,不但包括文化文字领域,还包括音乐美术等艺术领域,不但包含物质的文明还包括人文思想的精髓,把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同的文化形态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展现,广大学生在历史的长河中汲取精髓,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课堂的形式,提升了课堂的丰富性,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和传承文化的同时,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高校优秀传统文化育人路径
提高思想认识,充分了解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功能。高等院校对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仍有欠缺,这阻碍了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院校的推广与普及。原因或许在于高校院校教育工作者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认识不充分。一些研究表明,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中的支撑,更是一种珍贵的教育资源,具备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具体而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生育人方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培养高校生的核心价值观来发挥作用。作为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优秀传统文化在培育高校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提升高校生的品德素质很必要。在大学阶段,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非常重要,所以大学阶段的道德教育很重要。同样,职业教育也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传统文化在塑造大学生的德性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举例来说,当高校生接受儒家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后,可以把“仁、义、礼、智、信”这一核心思想作为自己的道德准则,从而提高个人道德素质。另外,提升心性修养水平也是十分重要的。我国传统文化强调修身养性、以修仙为本。考虑到当前高校生心理问题的突出,以及心理健康水平令人关注,因此可以充分利用传统文化对心态疏导的功能,从而提高个人心理健康。
围绕高校生兴趣,丰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研究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形成了深厚底蕴的道德规范体系。其中所包含的道德观念、价值理念和情操美德,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有着重要贡献。如何有针对性地提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是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难点。根据实践经验,最重要的是以高校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教育受到高校生欢迎,并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研究表明,高校生对传统文化的热衷主要集中于民俗、礼仪、书法、国画、音乐、戏曲和文学等领域。因此,高等教育机构应着眼于这些领域来设计其传统文化课程,引导学生在学习和欣赏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时,深刻理解其中包含的传统文化思想精髓。
创新教育形式,多渠道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渴望学校以各种形式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因此高校应该通过多种措施,改变目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单一的现状。具体来说,除了常见的课程教学、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高校还可以采用一些新颖的教育形式,如倡导经典阅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经典所在,历朝历代均留下了传世经典,这些珍贵的经典是中华民族极其珍贵的精神遗产,集成了先贤的核心智慧。阅读经典,汲取其中的智慧,能够大大提升高校生的思想境界。同时,借助新媒体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是非常必要的。据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是高校生获取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院校应该充分利用校园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宣传推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第三项为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品牌活动。尽管目前高校院校都有此方面的活动,但多数是由高校生社团组织,故活动质量不甚理想,缺乏在高校学生中的影响力。为此,高校应该着重加强此项活动的实施,结合一些重大的传统节日,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力争打造一些富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品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总之,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是促使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的有利契机,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有效路径。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应该从课程体系建设、融合方式创新、多元主体参与角度出发来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作者:贾淑媛,硕士,讲师,河北工业大学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