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居小山村 精彩每一天汝州市一群年轻特岗教师的快乐生活
发布时间:2023-05-15 11:11:5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吴清泉 | 责任编辑:乔沐汝州市小屯镇牛庄村是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偏远山村,自从来了一群年轻的特岗教师之后,这里开始热闹起来。他们不断制造惊喜,让这个不足200人的牛庄小学如雨后桃李般,焕然一新,充满青春的诱惑。这不,近日他们又出新花样——牛庄小学历时7天的“家长培训班”开课了。从5月4日到11日,他们经过精心准备,将授课内容制作成视频课件,通过多媒体投放,非常真实、生动、直观的向参加培训的家长展示了他们的日常教学情况,架起了学校与家长心灵沟通的桥梁,受到家长和广大村民的高度赞赏。
(这是一群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特岗教师)
此次培训,从五年级到一年级共分为5个班次,每晚一课,每课大约2个小时,分别在各班班主任主持下,依次进行。家长们通过录像片段可以亲身感受课堂氛围;对老师们的教学方式、方法,包括在课堂上的临场表现、以及语言、表情、着装,个人魅力等方面进行现场观摩,给出评价。
(校长袁晓娜向家长介绍任课老师)
(家长们聚精会神的听讲)
这些特岗老师多才多艺,都有各自不同的专长,自从上岗之后,将废弃多年的音乐、美术、舞蹈、体育等科目重新列入教学日程,而且开展了心理辅导,激发孩子们的顺向及逆向思维能力。在这次培训班上,各班老师任意发挥自己认的知方向和侧重点,做出各具特色的课件,尤其是四年级的班主任娄晓鸽、任课老师刘凯,通过视频让学生与家长进行心灵互动的情节,一下子将气氛推向高潮,许多家长面对屏幕上孩子们那童真的道白,爱喜交加,止不住掩面唏嘘,瞬间泪奔。如此感人的一幕,老师们倍感欣慰。
(李亚拯老师在给家长授课)
(孩子们通过屏幕向家长做心灵道白)
长期以来,少年儿童因被家长过度溺爱而产生的负效应正日益凸显。这些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我任性,从不感恩父母每日辛苦为谁忙,稍不如意就施叛施逆,甚至离家出走,成为许多家庭的头疼大事,给校方管理和家庭生活带来无法回避的困扰。
(家长被孩子童真的语言深深打动瞬间泪目)
在此之前,校长袁晓娜充分了解家长们的苦恼和困惑。家长们告诉她,我们的孩子在家不听话,甚至对家长的“唠叨”表现出极度的反感不耐烦,但对老师的话却言听计从,像接“圣旨”一样严遵照办,可以说一句顶一万句。如果你们能让孩子们理解父母这份苦心,我们就知足了。这句话深深触及了袁晓娜,她意识到教育少年儿童必须从感恩父母入手,否则将来会越来越任性、越来越自私,即使长大了也会留下不同程度的人格缺陷。
(面对孩子的成长进步家长们爱喜交加)
于是她要求老师们教育孩子一定要从感恩父母入手,自觉养成做家务,讲卫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教他们如何体会父母的苦心,如何为父母解忧,如何让父母开心。并教育他们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长大了才能成为一个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这一招果然管用,很快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每天到校,当老师问起他们今天谁帮爷爷奶奶干活了,干了那些活数一数,有没有和爸爸妈妈顶嘴?今天有没有闹情绪、使性子等现象,孩子们都会争先作答。一个孩子做得好,就会感染另一个孩子,很快感染全班孩子。家长们对此非常开心,原来把一个不听话的孩子变成一个听话的孩子,在老师们手中只是一个简单的变化!
(在老师引导下孩子们学会做家务了)
李亚拯老师是今年刚刚入职的特岗教师,由于她性格开朗,勤奋好学,最重要的是她善于创新,能歌善舞,孩子和家长们都很喜欢她,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被破例提拔为教务主任,这在小屯镇教育系统还是很少有的。她在课堂上讲课生动活泼,对孩子的心理变化观察入微,因势利导,使得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大幅度提升。每次培训结束,家长们都久久不愿离去,他们觉得还没有听够,还有很多很多话想跟老师说。那就等下一次吧!
(孩子们都很喜欢李亚拯老师讲课)
(车俊茹老师给家长做家教方面的交流)
每天的培训都有不同的效果,每一个老师的临场发挥都令人刮目,每一位家长的到来都不虚此行。
这是一群情窦初开的年轻老师,一个由特岗教师为主体组成的青春方队,他们虽然来自外县、市,远离父母和家人,远离恋爱中的对象,每天吃住在偏僻的学校,但他们一点都不觉得孤独。他们白天专心上课,晚上一起做教研,写教案,编教程,每天工作到深夜,成为一种习惯;饿了有饼莫卷大葱;想家人了,就跑到空旷的校院里放声高歌一曲,女孩子则躲在屋子里抽泣一番,发泄之后,一切恢复正常,这样的日子甜美又安宁。
(为办好这次培训班老师们总是在夜里彩排)
(熬到半夜在院子里自己动手做烧烤)
不过校长可是汝州人,她深知一个领导的带头作用意味着什么。为了带好这帮年轻人,她也是煞费苦心,每天和大家一起吃住在校,生活上关怀备至,一点都不敢松懈。特别在每天培训结束她都要亲自到场,就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生活习惯问题,包括安全管理问题与家长进行深情互动,让爱的暖流在彼此心中掀起阵阵涟漪。
(校长袁晓娜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心得)
通过培训,家长们充分理解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对自家孩子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在大家的探讨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一群充满朝气的年轻老师在希望的田野上辛勤耕耘)
此次家长培训班,极大的增进了村民与学校之间的感情,体现了教育为人民服务,为群众办学,面向未来,,回报社会的宗旨,意义深远,心情舒畅。袁晓娜把它归结为一句话:我们一定要把“家长学校”办到群众的心坎上!这是一件双向互利的大好事。(图文:吴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