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复合型传媒人才跨界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19 16:52:3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陈海军 | 责任编辑:林木

人工智能时代,传媒业发生深刻变革,媒介融合不断向纵深发展,对全媒体传播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院校作为向社会输送高素质、高技能传媒人才的主阵地,必须适应和紧跟时代步伐,响应国家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大全媒体人才培养力度,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号召,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宣言》对传媒人才培养的基础定位和目标任务提出了新要求,新科技与产业革命为融媒体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底层动力,跨学科专业知识整合及融合发展是新文科建设的必然选择,有利于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动学科专业之间深度融通,实现自我的革故鼎新,同时对传媒人才培养理念、模式、课程体系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教学改革“三步曲”促进跨学科智能传媒教育

一是根据研究方向开设交叉学科课程,进行课程体系改革。细分传媒人才培养方向,优化不同培养方向的课程设计,开设交叉学科课程,明确不同知识模块对应的权重等级,开设数据新闻、网络舆情监测与研判、大数据挖掘与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和python编辑与数据处理等课程,提升传媒人才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以及应用开发与智慧管理的实践能力。开设互联网商务模式与创新、新媒体产品设计与项目管理、社群运营技术与应用等课程,培养学生掌握新媒体设计等基础理论知识与方法,从而能够高效完成数字媒体相关的方案设计。

二是打破学科专业壁垒,进行学院体系改革。以数字经济时代“新工科”+“新文科”交叉融合发展为导向,以新闻传播专业为基础,紧密对接数字媒体、数字媒体管理以及智能传播工程等方向,力求培养创新型、创业型、应用型、复合型数字媒体与信息工程高质量人才。联合数字传媒学院、计算机学院、大数据研究院、创新创业学院等师资队伍与各方资源,开办“数字媒体与人工智能”卓越班,课程设计与培养管理主要面向人文艺术与信息技术交叉领域,

三是搭建融媒体实验教学平台,进行实验教学改革。搭建融媒体采编播实验室与元宇宙实验室,努力向智能传媒教育转型,为跨界培养提供有利条件。融媒体采编播实验室应包含全媒体融合生产管理、音视频制作、录演播、舆情分析四大模块,支持音视频制作、数字编辑与排版、新闻采访、广告策划、新媒体传播与创意训练、广告综合实训、传媒综合实训等实验和实训课程。元宇宙实验室包含智能媒体处理平台、超高清数字内容创作平台、MR混合现实互动系统、MR混合拍摄系统、智能交互虚拟会议室五大模块,可支持数字媒体、数字设计、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的科研项目。这两大实验室可服务新媒体创意大赛、广告设计大赛、微电影大赛、编辑创新大赛、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等学科竞赛,以及承担科研孵化和市场服务等相关功能。

二、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企业为纽带

一是通过运营新媒体平台与校级媒体平台,进行校内新媒体运营实践。可在相应学期要求学生在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和B站这四个新媒体平台分别开设融媒体传播专业账号,培养学生运营和管理,定期产出作品。根据新媒体运营成绩、作品质量和运营报告评定成绩,确定相应学分。同时,在校内搭建校级媒体平台,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另一方面,也可以师生合力打造出校园内的新兴传媒力量。

二是开展融媒体实训教学与工作室实践教学,进行校内融媒体实训。通过专业教师与校企合作基地导师合力发展团队,创办纪录片创作工作室、KOL孵化工作室、自媒体创业工作室等,承接企业实战项目。学生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室,跟随工作室指导老师持续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和学科竞赛,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训活动,激发学生的潜能,为学生未来从事工作指明方向。

三是协同共建产教融合共同育人基地,创新实施“8+8”学期制。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企业的设备资源和业界精英开展实习,建设教育部产教融合共同育人基地,为学生搭建实习平台,培养学生实操技能。每学年的第二个学期实施“8+8”学期制分阶段开展融媒体认知与实践,前8周在校内开展理论与实验教学,后8周进入各大校企合作企业开展传播实战,通过深入企业实训,熟悉现代传媒行业生产运作全流程,找到自我发展兴趣点,从而针对性开展专业学习。

三、师资交叉融合,实行校内专业学习与校外实践双导师制

一是积极吸纳交叉学科人才,优化师资结构。构建专职教师与行业精英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培养学生实操技能,实现校企联合培养。一方面,应对现有的师资力量开展教学培训,促进其教学理念的转变与教学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根据学校发展与专业建设的相关需要,吸纳专业能力过硬、从业经验丰富、教学方法多样、科研水平高超的优秀师资,提升学校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

二是利用校企合作资源,外聘行业精英开设技能型课程。在传媒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行双导师制,为每个学生配备校内学业导师和校外行业导师,学业导师均由学院资深教授和博士担任,行业导师均由校企合作传媒企业的行业精英担任,保障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双重教育。

三是邀请当代著名学者,开办讲坛。以“品读经典、传递文明,悟生命智慧、倡人文日新”为宗旨,邀请当代人文大家、杰出文艺工作者和著名学者开讲,为传媒学子带来认识人生与社会的新视野和新契机,启迪心智,塑造清朗高远的精神气质。(作者:陈海军,博士,副教授;费德馨,硕士,助教;湖南工商大学数字传媒与人文学院)

基金项目:2021年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字时代多元融合传媒人才跨界培养研究(20YBJ23)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