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忠诚警魂】坚守石林深处的“藏青蓝”让警徽在乡村熠熠生辉
发布时间:2023-05-29 10:21:5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韩敏 王同李 | 责任编辑:乔沐在公安队伍中,基层派出所与老百姓打交道最多,经常看到他们开着警车或步巡在街头巷尾,维护着辖区的安全稳定,他们忙忙碌碌、默默无闻,处理种种繁杂的事情,虽然岗位平凡,但是他们却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心中,用自己的热血坚守着
“平安乡村”建设之业,为“乡村振兴战略”蓝图奉献自己一抹靓丽的藏蓝色。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离不开这样一支又一支的基层“小”队伍,他们人数不多却挑起了守护一方平安的“大梁”,力量有限,却用责任与担当诠释着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
景泰县公安局黄河石林治安派出所于2007年设立在景泰县中泉镇龙湾村,是距离景泰县城位置较为偏远的派出所,现有民警2人,辅警4人,他们守护着辖区2600多名村民,他们忍受着工作的枯燥、生活的寂寞和家人的疏远,他们亦如耸立的石林,沉稳而恬静,他们用奉献和热爱诠释着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近年来,黄河石林治安派出所在县局党委和中泉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入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十六字总要求,全所民辅警立足辖区工作实际,团结奋进,锐意进取,以“基础牢、发案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为目标、以“让社会更平安、让群众更满意”为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积极开展安全防范,认真履行打击违法犯罪、维护治安、服务群众、保一方平安的职责,积极履行好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职能。
一份坚守承载一份责任
从景泰县城出发,沿着省道217线行驶40多公里,再蜿蜒盘行22道弯,便可看到山下临街而立的黄河石林治安派出所。虽然只是一排平房,但所内井然有序,设置规范。
公安工作的基础在基层,基层工作的重点在派出所,派出所是公安机关的前沿和桥头堡,它是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龙湾村虽远离县城,少了一些嘈杂与浮躁,但每一份基础工作,都容不得半点马虎。龙湾村现有村民2629余人,企业、学校9家,因处于景区,现有农家乐47家,辖区治安任务同样不容小觑。所内所内6名民辅警均是以所为家,仅在办理案件等工作需要时才会走出所里,仅在节假日时才会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近年来,石林所严格落实县局党委部署,着力开展“一村一警”农村警务模式,聚焦警力配置、机制完善、部门联动、发挥作用四个关键点,持续推动乡村基层社会治理,辖区各类案件发案数持续下降,破案率持续提升,矛盾成功化解率达95%,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实现“双提升”。
“我们这里警情基本上都是矛盾纠纷,因为村民之间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处理不好,就会变成大事,虽然苦,但值得!老百姓报警,是因为信任!他们信任警察,信任派出所”、“在路上的时间比在家的时间长,有时值班一两周不回家都很正常”。石林所所长罗文波说道。
工作中,石林所常态化开展“天天到村里转一转、时时到群众家里看一看”,在增强见警率、管事率和安全感的同时,一大批邻里纠纷被民警辅警在现场化解。今年以来,石林派出所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有67起,村级联调化解矛盾纠纷有36起;成功化解警情类矛盾纠纷70余起,基本都是现场解决,后续回访无反弹。
一份热爱诠释一份担当。
一支强有力的队伍是治理与服务乡村的根基。为进一激发“平安守护”活力,石林所依托社区警务前沿阵地,通过走访动员和规划布点,多层面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他们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提高社会治安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工作机制,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增强社会治安防控的整体性、协同性、精准性。
“我们每天都会进行巡逻,常态化开展景区巡逻、交通秩序维护、群众财产保护等工作,通过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排查、早发现、早处理,及时化解纠纷。”石林所副所长何昌泽说道。
石林所严格按照一标三实信息登记对村里的情况进行全面大排查,建立“一屋一档”“一人一档”“住宿登记台账”等,信息采集做到实人、实名、实数、实情,并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教育,集中警力入户开展防火、反诈、禁毒宣传工作,积极推广安装反诈程序,为龙湾村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所长罗文波说:“平时我们安保和巡逻防控工作都扎实开展,相关法治宣传也常态化开展,村上刑事案件发案是很少的,但矛盾纠纷化解,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只有做好了,才能避免民转刑案件,真正维护村上的安宁”。
按照“警力跟着游客走、警力跟着警情走”的思路,在旅游旺季,值班民辅警对辖区游客中心、渡口、码头和黄河边等复杂场所,通过车巡、步巡交替进行不间断巡逻,确保无盲区死角。同时,指导各行业场所、治安户长开展夜间巡防工作,不断压缩违法犯罪空间。
“要不是罗所长经常过来,我和老杨家的矛盾一时半会解决不了,甚至还可能动手。”正在地里忙活的龙湾村村民张某说道。
每年到收获季,村民之间矛盾纠纷就较多,由于涉及经济利益调解难度也较大,对此,石林所积极发挥“同心共治理”作用,对村民反映强烈的土地、水果收购等引发的纠纷,积极联动村委会、综治中心等部门工作人员主动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开展矛盾化解工作,最大限度地让矛盾纠纷消失在萌芽状态。
一份情怀托起一方安宁。
基层派出所的工作,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警民和谐始终是公安工作的前沿阵地。为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切实做好服务群众工作,打牢公安群众工作基础,石林派出所结合辖区实际,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通过采取“人走近,事靠近,心贴近”的有效举措,积极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咱们这个实名登记制度一定要严格落实,尤其的未成年人入住一定要严格登记,强制报告,遇到拿捏不准的及时联系我们”在对石林大酒店检查时,罗所长一遍遍对工作人员强调。
“人走近”,长期吃住在所里,石林所民辅警早已与这里的一草一木、群众百姓,培养出了深厚的感情,他们每天都会去村上转一转,定期对辖区酒店、农家乐开展一次安全隐患大排查,及时了解掌握社情民意和治安动态,收集、分析和排查治安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同时,每天坚持开展护校安园工作,确保学生上学放学期间安全,定期走进校园,组织学校师生开展防暴处突演练,对学校的安全措施进行检查,加强对小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
石林所王永安说:“留守的老人、孩子生活不容易,帮助他们是我们的职责,在帮助他们的过程中,我的心灵也得到了净化,从这个层面讲,我从内心感谢他们。”
“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了,虽说也是习惯了,但总觉得亏欠家人,今年五一,所里全员在岗,游客太多,但是看到群众们安全,开心游玩,我们也觉得挺值得的!”石林所辛坤业说道。
“事靠近”,对辖区发生的民事纠纷、治安等案件,他们努力将矛盾纠纷处理在第一时间,案件查处在第一时间,对突出的治安问题及时分析研究对策,采取有效防范管理工作措施,常态化开展巡逻防控工作,严格细致督导检查,有条不紊落实各项基础工作,切实增强群众安全感。
龙湾村在一代又一代石林派出所民辅警的守护下,很少发生刑事案件,偶尔发生盗窃案件,都能得到及时的侦破。而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之手,也延伸到了村民的钱包。
“罗叔,我看包谷长的好的很,今天除草着呢?今天过来宣讲一下电信诈骗宣传,咱们村上有人已经被诈骗了!你手机上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了没有?”田间地头石林所马国福、于灏坤积极开展电信网络诈骗宣传。
针对电信诈骗案件频发的实际,所民辅警根据农忙特点,适时切换宣防重点,进村组、进学校、进企业、深入田间地头,以召开恳谈会、讲授法治课、发放宣传手册、张贴温馨提示等方式,向群众宣传安全防范知识,广泛宣传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努力提高群众反诈知识知晓率和反诈识别能力。辖区内发生电信诈骗案件后,第一时间通过各级微信群进行转发,延伸反诈宣传的力度和广度,不断筑牢人民群众的反诈意识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骑电动车、要把头盔带上!”“电动车不能这么载人的,不安全!”。村里电动车较多,村民在农忙时节、接送孩子时大多数交通工具以电动车为主,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所民警在做好道路交通秩序查处的同时,积极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针对村民骑电动车不戴头盔等现象加大教育引导力度。
“心贴近”,所民辅警主动了解辖区群众所想、所需、所急,不断改进执法服务方式,切实做好管理服务工作,进一步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增进与群众的感情。今年以来,石林所共受理咨询 70起,救助群众26起,调解疑难纠纷 15起,接待群众 480余人次,受到了辖区群众一致好评。
石林所管辖的辖区龙湾村位于旅游景区,作为景区派出所民辅警,工作强度更大,要求也更高。每年“五一”、“十一”小长假,游客众多。所里会提前谋划,科学部署,研制定点、定期、定时巡逻计划,全所民辅警奔忙在各个景区执勤点,着力提升景区“见警率”、“管事率”,全力做好执勤值守、巡逻防范、隐患排查、人流疏导、秩序维护、服务游客、调解纠纷等各项工作,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很感谢咱们人民警察,及时帮我找回丢失的手机,手机不值钱,但是里边的信息真的很重要!”失主李女士说道。
执勤的同时,全所民辅警遇到群众求助耐心热情帮扶,遇到突发事件立即妥善处置,遇到矛盾纠纷主动劝说调解,遇到安全隐患及时监管整改,确保做到时时见警察、处处见警车,让游客感受到警察就在身边,安全就在左右。
“面对游客执法,我们不仅代表公安机关也代表景区,要在合法的程序内做到让游客对我们执法满意,对景区好评。”副所长何昌泽说道。
石林所全体民警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赤诚为辖区群众撑起了一片法治的蓝天,在这里,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却有热情洋溢的欢笑,没有可歌可泣的故事,但有朴实无华的深情。是一份深厚、真挚的情怀,让他们甘于坚守;是一份坚定、从容的担当,让他们甘于奉献。时光很慢,守护很长。坚守在山下的民辅警们,如静默的群山甘于守望与付出,如活力的河水从未停滞与懈怠,在这份慢时光中,石林治安派出所民辅警,用自己的无悔青春坚守、驻扎换取龙湾村人民的安宁、祥和。
没有乡村的振兴,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没有良好的治安环境,就无法顺利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基层民警,他们扎根基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积极为乡村振兴战略保驾护航贡献自身力量,让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图文: 韩敏 王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