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理学院: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高校提升网络安全能力的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29 13:55:0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蒋厅 | 责任编辑:乔沐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信息化时代,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护城河和金刚罩。高校作为国家科研、教学高地,一直都处在网络安全斗争的最前沿。而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当今时代下国家安全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行动向导。维护校园总体安全,为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安全可靠环境。各高校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以贯彻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为主要抓手,有力有序推进网络安全工作。
一、贯彻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
落实高校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是保障高校网络安全的首要议题。为提升高校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明确落实各级领导和各级单位网络安全责任,确保高校网络在法治的轨道上健康运行。这就要求学校建立一切可行的网络安全工作机制,制定和修订网络安全规章制度,明确网络安全工作的相关要求,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培训,提升网络安全预警能力,强化网络安全监控和防范。只有责任体系得到有效落实,高校网络安全才能得到全面保障。高校各个部门和岗位都必须清楚自己在网络安全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并且认真履行,遵守相关规定,加强协同合作,形成合力,确保网络安全工作的高效运行和有效实施。强化“谁主管谁负责,谁建设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促使学校职能部门肩负起网络安全工作主体责任。
二、做好高校网络安全建设规划
推动网络安全设施改造升级,建立健全各类网络安全防护预案,稳妥处置网络安全事件。深入推进网络安全设施建设,协同构建网络安全联防联动机制。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水平,深入推进网络安全建设,有效实施“一键断电、一键断网”应急响应措施,协同构建“一键断电、一键断网”安全联防联动响应系统。
网络安全建设应先于信息化建设,许多高校在信息化建设初期“重建设,轻安全”,导致网络安全隐患尾大不掉。做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工作,全面落实公安部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要求,开展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工作,发现并整治存在的安全隐患,进一步增强高校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确保高校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统筹信息化建设,提升服务效度。统一谋划高校信息化建设,落实高校信息化建设规定,统一高校数据标准,推动安全防护体系建设等工作。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网络安全的战略部署,推动地市网络安全技术研发及应用,网络安全设施设备的研究与研发,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推进高校与地方共建网络安全实验室,实现与政府部门和其他企事业单位强强联合,相互补位,全面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水平。
三、守好高校网络安全稳定底线
高校需要抢抓网络安全人才队伍培养,提升高校网络安全的核心竞争力。要实现产学研于一体的培养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培养信息安全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一批既懂网络安全理论又具有实践能力的网络安全专业人才队伍,为社会和国家网络安全应对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做出贡献。同时,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类网络安全比赛和实践活动,提高实践技能和应变能力,加深对网络安全重要性的认知,为实现学术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此外,高校还应该持续加强和优化网络安全课程设置,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升级,探索产学研融合的创新模式,扩大高校网络安全培养的覆盖面和深度。因此,抢抓网络安全人才队伍培养,是实现网络安全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宣传普及教育,着力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通过线上渠道组织动员全体师生参与活动,利用易班、中国大学生在线、智慧教育平台等渠道学习掌握网络安全知识,积极参与“守护青春网络有你”大学生网络安全知识竞赛和全省网络安全知识有奖竞答活动。常态化网络安全宣传教育,依托校园宣传橱窗、各级各类网站和新媒体平台常态化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不断加强“国家反诈中心”APP的宣传推广工作。定期组织专业队伍力量开展校园网络安全隐患排查,完善网络安全清查工作清单。对各级各类信息化系统进行全面排查,做到问题早发现,隐患早处置。快速响应上级有关部门通报的漏洞隐患,督促责任单位及时处置并报告处理情况。
与此同时,汲取其他高校的经验教训,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护,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和个人信息保护,加强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应用安全评估,同网信、公安等部门加强合作依法严厉打击网络黑客、电信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个人隐私等违法犯罪行为。
四、提升高校网络安全队伍业务能力
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将国家安全理念贯穿到培养人才的全过程中,全方位提升高校网络安全工作能力,发挥高校推动社会进步、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中坚力量。总体国家安全观提供了高校网络安全提升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家安全形势下,高校应进一步推动网络安全教育与国家安全教育相结合,建立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加强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和加强网络安全技能的训练。高校还应该加强与政府、企业等相关部门的合作,通过加强日常联系、业务交流等方式,增强高校网络安全的整体能力。
综上所述,高校要坚持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完善网络安全工作制度,健全网络安全工作机制,从技术、数据和意识形态三个层面全面抓实网络安全工作,建设平安稳定校园。(作者:四川文理学院 蒋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