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升传承经典 用热爱守护初心
发布时间:2023-06-01 11:10:3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辛文 | 责任编辑:丁可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政策,将高校戏曲音乐人才培养与院团、社会的需求相结合,努力探索艺术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东北地区培养出更多的濒危剧种音乐人才,由吉林艺术学院主办的国家艺术基金《东北地区珍稀濒危剧种音乐人才培养》项目培训班圆满结束,本次培训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有全国各地学员20名参加了此次培训。此次培训在提升学员专业水平的同时,突出专业交流和思想碰撞,为学员及院团搭建交流平台,为创新作品提供思路和灵感。
紧盯使命任务,培养德艺双馨专业人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吉林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张东航在培训班开班第一课上勉励各位学员:“做好传承和发展戏曲艺术,是吉林艺术学院贯彻落实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的有力实践,做好濒危戏曲剧种的保护与传承,挖掘其精神内涵,使之绽放出更加迷人的时代光彩”。
近年来,吉林艺术学院肩负崇高使命,在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开展科研创作,明晰学术脉络,打造品牌项目,一路走来,一路收获。仅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就获批60项,涵盖了资助的各大类别,并多次举办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训,为实施艺术人才培养项目积累了丰富经验。2022年,吉林艺术学院申报的《东北地区珍稀濒危剧种音乐人才培养》项目荣列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训项目,吉艺人再次将传承拯救濒危剧种的重任扛在肩上,用艺术之爱培养音乐人才,让濒危剧热起来,火起来,强起来,开启音乐艺术人才培养新征程,充分彰显了吉艺高等学府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
此次《东北地区珍稀濒危剧种音乐人才培养》项目,以吉林艺术学院为主体,依托东北丰富的戏曲文化资源,立足黄龙戏、新城戏、唱剧、辽南戏、海城喇叭戏、龙江剧、漫瀚剧七个剧种,充分把握戏曲音乐人才培养规律,探索校、团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将高校戏曲音乐人才培养与院团、社会的需求相结合,通过资源整合,科学设置培训课程,努力挖掘培养出一批层次高、专业精,拥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专业技能突出、具有创造性转化能力、适应当前社会和戏曲事业发展需要的青年戏曲音乐人才,深入推进东北濒危剧种的保护、传承与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培训过程中,通过授课教师的精彩授课,不断鼓励学员充分认识人才培养、技艺传承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自我学习提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继承和发扬前辈艺术家的优良传统,在风格和韵味上下功夫,虚心学习专业。
注重专业高效,提升音乐人才业务水平
此次培训,把提升濒危剧种音乐人才专业水平作为首要任务,邀请来自文化和旅游部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国音乐家协会、沈阳音乐学院、黑龙江艺术研究院、吉林省戏曲剧院、吉林省音协、吉林艺术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社会科学研究院等国家级文化机构和全国知名学府的专家、学者,高层次探究艺术人才培养方式方法,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通过采取集中授课、实践观摩、创作交流、汇报演出方式等方式,完成了包括思政第一课《弘扬中华戏曲的美学精神》《当代戏曲音乐创作宏观视野下濒危剧种的发展与思考》《新中国戏曲声乐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发展》《濒危剧种田野考察经验》《北方戏曲音乐结构分析与写作》等25门专题课程。雄厚的师资力量,精良的教学质量,丰硕的教学成果,成为学子的强劲引擎!
吉林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苏威指出:“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实”字当头、“干”字为先,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进一步推进戏曲艺术的繁荣发展贡献吉艺力量。”
作为授课教师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教授辛雪峰表示,濒危剧种保护是戏曲传承发展的重要问题,人才问题又是剧种传承、剧团兴衰的头等大事。吉林艺术学院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担当,以抢救濒危剧种为目标,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平台,通过专业性、高层次的音乐人才培养提升濒危剧种音乐创作水平,促进了专业作曲与戏曲音乐创作的互通、互融,推动东北地区濒危剧种音乐人才的培养,为抢救东北地区濒危剧种做了非常有意义的探索,让东北地区濒危剧种在这片黑土地的戏剧舞台上更加鲜艳。
此次培训项目的顺利展开,为东北地区濒危剧种传承推广搭建了更为宽广的学术交流平台,有效缓解了东北濒危剧种在传承发展中面临的人才匮乏、传承断层等困境,为下步濒危剧种的挽救、传承和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
激发信心动力,激活濒危剧种复苏种子
为确保此次培训项目效果,吉林艺术学院向东北三省汇集了来自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20位莘莘学子,他们大多从事基层院团的戏曲创作和理论研究,学员们认真聆听每一堂课,努力吸纳来自大师们的学术学养及谆谆教诲。他们站在梦想起飞的舞台,创意传承,厚积薄发,为珍稀濒危剧种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积蓄更多的人才支撑!
董一樽是吉林省交响乐团的驻团作曲,在他看来这是一个难得的系统性专注于研究、传承戏曲剧种音乐语言的培训项目。“我认为东北地区的音乐就是在这片土地生活的祖辈们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凝聚出的精华所在,也体现了东北人那种坚忍不拔、乐观向上的文化内核,而我们所学习的濒危剧种,恰恰是了解过去,体现前辈们精神风貌的活化石。能够参与这个项目,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就要肩负起保护东北地域文化的责任,从宝贵文化资源中汲取养分的同时,做好传承与发扬,使其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松原市满族新城戏传承保护中心高巍表示:“很荣幸能参加本次培训,通过此次学习,使我在个人业务修养和理论基础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受益匪浅。老师的言传身教为我们指明了奋斗的目标和方向,与同学的交流让我们更好的取长补短。戏曲音乐创作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高深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研究、自我提高,才会在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收获颇丰,感谢吉林艺术学院做为组织方精心筹划和准备,为各位学员搭建起相互交流相互提升的平台,未来将全身心投入到艺术作品创作中,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
多年来,吉林艺术学院始终把艺术人才培养作为学院建设,内涵式发展的根本任务,此次项目的实施,为东北地区珍稀濒危剧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多更好的人才支撑,为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和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