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县何家乡樊家未来乡村利用微改造打造幸福乡村生活馆
发布时间:2023-06-06 16:13:5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苏丹军 陈云 | 责任编辑:乔沐何家乡樊家未来乡村片区以樊家村为核心,联动何家村、江源村共同发展,依托江樊何地域相邻、产业相连、文化相通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及资源禀赋,结合“微改造 精提升”行动,建成学前教育、公共卫生、养老照料、文化体育等“15分钟幸福生活圈、健身圈、养老圈、文化圈”,进一步打造以未来乡村为平台的共同富裕成果。
(一)展现人文关怀,打造乐居乡村生活馆
探索创新服务模式。针对1000余名“一老一少”群体,在全市率先出台《“三块地”改革方案》,收储闲置农房,建设群众期盼的乡村生活馆,探索形成“以房养老”农村宅基地改革模式。精准设计服务布局。选址布局以共建共享同时兼顾实际情况为原则,在樊家村建设共享食堂、家宴中心,在何家村建设养老服务中心,在江源村建设日间照料中心,实现关爱服务辐射全片区。倾力提升服务质量。委托专业第三方机构承担日常运营,针对残疾、瘫痪、基础疾病等特殊人群建立档案,提供专业服务,经常性开展日常服务检查,确保服务质量。
(二)注重文化融入,打造品味乡村生活馆
打造廉礼文化品牌。提升建设樊莹廉礼展示馆,创成衢州市家教家风实践基地和市级廉政教育基地,开发廉礼文化课程,获评市级终身教育学习品牌,仅今年1-5月已接待省内外学习团队100余批次。深挖历史文化资源。利用樊莹、江万里、何永芳等一批清官廉吏渊源,放大文物、名人乘数效应,建设江万里文化广场、万里书院、永芳展示馆,提升樊莹故居,打造青少年历史文化研学基地。促进农文旅融合。建设食用竹文化展示中心,集冷链、仓储、交易、展示多功能为一体,开发竹艺深加工及竹林迷踪、竹园研学等农文旅体验,变竹园为公园;提升农耕展示馆,丰富展品和农耕元素,全面展示何家乡特色农耕文化。
(三)线上线下联动,打造数字乡村生活馆
乡村治理数字化。完善廉礼信用积分体系数字化应用场景由樊家村向全区辐射,建设智慧网格管理平台,实现“一网管全区”。文化服务数字化。建立县图书馆分馆,搭建8090线上宣讲阵地,推出线上点单服务,推广APP和小程序,群众可随时随地利用手机来获取丰富的文化资源,享受文化大餐。旅游体验数字化。智慧旅游数字系统已运用3年,推进5G设备进景区,智慧导览遍布全区,打造村播基地,实现旅游场景数字化、可视化。
接下来樊家未来乡村连片发展实验区将继续做好收储、建设、运营三篇文章,打造群众满意的幸福未来乡村馆。(作者/通讯员:苏丹军 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