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离骚》之“传承” 话端午之“家国”

发布时间:2023-06-12 17:41:3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李小刚 | 责任编辑:乔沐

“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惊才风逸,壮志烟高”,人们之所以把端午节与屈原联系起来,就是因为感动于屈原那种舍身求法、为民请命的家国情怀。历史虽已远去,但屈原留给我们“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浓浓家国情怀却历久弥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历史起点上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关口,广大党员干部更应凝聚初心使命、赓续民族精神、厚植家国情怀。

见贤思齐,常怀爱国之心。“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屈原一生怀揣赤子之心,践行忠君爱国之志,他用实际行动内举贤能、外修法度,全力辅佐楚王变法图强,为实现楚国振兴大业殚精竭虑。党员干部也应当见贤思齐,从历代先贤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汲取奋进的力量,要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在自己的岗位上讲述好中国故事,涵养家国情怀、浩然正气,“把清澈的爱”筑入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居安思危,常怀忧国之虑。“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面对秦国一扫天下之势,屈原以“众人皆醉我独醒”高度政治自觉,振臂高呼扛起联齐抗秦的大旗,即使面对楚王渐疏,不易其心,奸佞馋谄,不改其志。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铭记历史、坚定理想信念、胸怀国之大者,切实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以“位卑未敢忘国忧”的高度政治自觉,树牢忧党、忧国、忧民的责任意识,积极提升识别风险的分析能力、应对风险的化解能力、战胜风险的综合能力。

踔厉奋发,常怀兴国之志。“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屈原生活在战国合纵连横权谋的巅峰时刻,自幼耳濡目染战火流离、民不聊生、大厦将倾,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屈原发奋读书,以匡扶社稷、造福百姓。生逢伟大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要志向高远、业务精湛、可堪大任,把个人理想积极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从国产大飞机“C919”实现首次商业载客飞行、神舟十六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中汲取“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以矢志不渝、踔厉奋发、百折不挠的精神助推国家富强、民族兴盛、社会进步。(作者:四川蓬安 李小刚)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