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的健康,是我每一场冒险最大的筹码”

发布时间:2023-06-25 11:19:1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韩敏 | 责任编辑:乔沐

-----访白银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暨甘肃省骨伤科重点专科带头人李生杰

真正的勇士,是看透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它;而真正的“医者”,是明知手术是一场冒险,但依然会拼尽全力去救治。

在白银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领域,李生杰就是这样一位医者,他将这份神圣的担当化作甘露,滋润着每一位濒临绝望的患者;用每一次专业技术的进阶,引领着骨伤科发展勇攀高峰。

历经30年“血雨腥风”,他依然勇担风险,让86岁还伴有直肠癌的假体周边骨折患者做手术痊愈;他依然敢于力排众议,为95岁多数器官开始衰竭的骨折老人安排手术,坚持让患者的每一天不只是“活着”,一定要“活好”......  每一个患者,每一场手术,都是他对生命的无悔担当,对医学事业的郑重承诺。

图为白银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二科主任李生杰

从“父母之命”到“两情相悦”

对事业的热爱有两种渠道:一是与生俱来的热爱,二是通过探究实践获得职业成就感后产生热爱。大多数人对事业的热爱,都是第二种。

李生杰的热爱,也属于第二种。他说:“我当时不喜欢医学,但是父亲让我从医,他是一名乡村医生,一直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刚需,也特别神圣的职业,所以在他的劝说和影响下,我去了医学院,后来还真的爱上了这份事业”。

但是,真正让他产生职业荣誉感是毕业后,父亲给他的一堂生动实践课。

“1993年,我大学毕业去了白银二十一冶医院上班,有一次回老家,村上一个老乡头晕恶心(头疼,恶心,呕吐)找我父亲看病,父亲说我大学毕业上班了,带着一起给看看,就是那次看病,点燃了我对医生这份事业的热爱”,李生杰说,当时从那位老乡的情况得知,他一周前头部曾被人击打过,但是一直没症状,李生杰马上想到了迟发性出血,询问清楚情况后,建议患者马上去医院就诊。后来这位患者很快去医院做了手术,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并且患者出院回家专门来感谢他,如果不是他的及时诊断建议,耽误下去就有生命危险。

通过这次的行医经历,他感受到了医生这个职业对于患者的重要性,成为一名优秀医生的信念从此在李生杰的心里深深扎下了根。不久,科室紧急收治一例患者,被车从腿上碾压过,李生杰觉得腿已经无法保留,但是师父王华录立即给患者进行手术,通过自己精湛的医术,为患者保留了双腿,让他深感震撼,再一次让他切身感受了医术的重要性,医生这个职业的神圣。

然而,还有一件事,让他明白了作为一名医生,不仅要有高明的医术,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仁爱的心。李生杰回忆,刚工作不久,一位胳膊(桡骨)骨折的女性患者来医院就医,患者来自农村,家里经济困难,被侄子带到医院的就诊,自己没钱治疗。李生杰想,没钱也得治病,李生杰为患者做了检查,拍了X片,在最低成本的情况下,给患者做了手法复位、夹板固定,不久以后,患者的胳膊也正常恢复。

人间疾苦随处可见,并且无法阻挡。作为一名医生,能为患者减轻一些痛苦,给到一些安慰变得弥足珍贵。因此,李生杰在获得了职业荣誉感的基础上,多了一份职业使命。

这条路,从父亲的意愿,到李生杰自己的热爱,让接下来的从医路更加坚定不移。

从“蹒跚学步”到“独当一面”

说起李生杰的进阶蜕变,必须提及二十一冶医院的发展历程。该院是一个企业所属医院,他大学毕业进入二十一冶医院时,企业发展状况开始变得很不乐观。医院发展也出现瓶颈。然而,刚上班的这批年轻人,正是青春年少,想有所作为的时候,因此,李生杰的职业生涯,经历过不同寻常的起伏。

刚上班的一段时间里,李生杰卧薪尝胆,苦练基本功,也就是在那几年里,他跟着师父认真学习,积累经验,为后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时骨科发展更需要年轻医师,而他真正成为骨科医生从2000年开始,当时医院为了加强骨科,他去兰州军区陆军总院进修。他当时在陆军总院的师父是张功林教授,在一年的学习时间里,李生杰见过了很多自己不曾见过的手术,接触了很多曾经没有听过的知识,看到了一个更大的医学世界。

李生杰说,张功林教授是一个创新型人才,他做的枕颈融合手术,在业界的交流研讨会上获得了认可与赞赏。这件事对他的激励特别大,他觉得自己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一定要成为师父这样在医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因此,这次外出学习,在他的从医生涯中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经过一年的学习锻炼,李生杰已经可以独立开展很多手术, 

2012年,白银中西医结合医院被甘肃省中医院托管,成立医联体医院。在人才和技术方面注入了新的力量,派驻了省级专家,成立了新的骨二科。托管后,为李生杰提供了更多与省级技术交流合作的机会,张亚维主任成为他的第三任骨科师父,每一台手术都为李生杰亲自指导。这个科室的正式成立,为李生杰开启了医学事业腾飞之路。

托管期间,李生杰认真把握有专家指导的日子,为该院引进了膝关节置换和单髁置换等一系列先进技术,打破了以前科室主打创伤的历史,开始了创伤骨科治疗的发展历程。“2020年,托管结束后,我担任骨二科主任,复杂手术,风险高的手术就担在了我的肩上。我做过很多单髁(膝关节)置换手术,第一例是老家的一位68岁女性患者,她执意让我给她手术,手术顺利,术后恢复也很好”,李生杰说,由于是老家的人,他有了更大压力,无论如何都要让手术成功。于是他详细研究分析了患者的所有情况,讨论最优方案,保证每个动作执行规范,将一切环节在心里演练了无数遍。所以在手术时,他已经是胸有成竹。术后第二天患者就可以下床,一周后出院,两周后拆线,复查结果很好。

图为白银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荣誉展区一角

这类手术的成功,让李生杰的骨科医生之路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后来,对于病症更加复杂的患者,李生杰和他的团队也开始了科学的讨论和有效的治疗。

说到复杂病症,有一个案例不得不提。2022年,一位86岁的女性患者,患有直肠癌,又突发假体周围骨折,血色素特别低,严重贫血,属于病危状态,经综合治疗,患者病情好转,如果不及时手术治疗就会瘫痪在床,等待患者的就是在床上熬过生命剩下的岁月,而且会伴随骨折带来的疼痛,以及褥疮等并发症很快就会出现。当时大家都很担心,拿不准手术的成功率,但是李生杰认真分析给出方案,然后对方案进行了多次讨论优化,同时将手术事件进行了严格控制。经过输血、调理治疗后,在第16天后进行了手术,术后恢复也很好。

李生杰介绍,假体周围骨折本来就是创伤界极难处理的手术,手术失败率也特别高,患者年纪很大,在任何医院都是一台难处理的手术,手术时间必须要控制在1个小时之内,这些条件,让这台手术的难度增加了很多。

从学习沉淀到自己独立做手术,再到带领团队胜任各种复杂病症的手术,李生杰经历了医学之路的完美蝶变,成为了一名出色的骨科医生,为更多骨伤患者带来福音。

他说:“随着骨科医术的进步和临床经验的丰富,我们能做的复杂手术已经越来越多。去年就有一位80岁,摔伤后有两处骨折,卧床4个月的男性患者,在我们科室经过成功手术,3小时后就可以顺利坐起来,家属当时特别激动”,李生杰当时诊断完患者的情况,做了综合评估决定手术,考虑到患者年龄较高,两处骨折,决定分两次进行脊柱微创经皮椎体成形术和髋关节置换手术。两次手术都非常成功,脊柱微创经皮椎体成形术整个手术过程约30分钟。5天后进行二次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完成髋关节置换手术,整个手术过程约50分钟,24小时后老人就下地活动。当时这位老人已经卧床四个月了,家里人认为老人再也站不起来了,但是经过治疗以后还可以行走。

李生杰在椎体成形术(PCVP手术)、髋关节置换术广泛开展后,已经成功做了许多例,目前技术都非常成熟,术后患者反应普遍良好,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椎体骨折不再影响患者的品质生活。他介绍,老年人发生压缩性骨折就需要进行锥体成形术,如果做不好,就会发生骨水泥外漏,严重的会导致栓塞甚至死亡。最重要的是骨水泥注入时间的把握,也是最有难度的环节。李生杰已经对这类手术做的轻车熟路,多处骨折的患者他也泰然处之。

图为李生杰主任为骨折患者做手术现场

从“救死扶伤”到“医者仁心”

医学家孙思邈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对于“如何成为一名好医生”,孙思邈早在一千多年前就给出了标准答案——“大医精诚”。所谓行大医者以解决众生疾苦为大,然而只有具备精诚者,才可承大医之名。

“精”于高超的医术,“诚”于高尚的品德。医者仁心,用在李生杰身上恰如其分。“有时候周末我们在一起吃顿饭,吃着吃着接个电话人不见了,李主任是患者24小时的守候者,任何时候,只要有急救患者电话,他随时消失......”这是同事对他的印象。李生杰说,作为医生,患者永远是最重要的,他从来没有下班或者周末这样的说法,只要有手术就立即上手术台,术后随时观察患者各项指标是否正常,直到出院,还有出院回访。这在他的工作中,这种工作作风是一贯保持的。

李生杰最应该被赞扬是真正意义上的“医者仁心”。他说:“有很多年纪很大的患者手术,就医有很大难度,我一定会竭尽全力去做,因为人到晚年,不是只为活着,而要活的有质量,哪怕在世一天,我也一定会为他争取最优的生活质量。所以我们更应该尽力让他们体面而幸福地活着,因此,我愿意冒风险为他们手术”。

图为李生杰主任为95岁老人做手术康复后与亲属送来锦旗

就在去年,有一位95岁的男性老人大腿骨折,但是由于年纪太大,身体的很多器官衰退,各项指标都不好,手术存在很大风险。谈论时,大家都不同意手术,李生杰力排众议,对患者进行详细评估和研究,调理稳定后进行了手术,老人成功恢复。这位老人患的是老年粗隆间骨折,不做手术治疗就等于瘫痪在床,而且要接受骨折带来的痛苦,很快出现并发症,如褥疮,肺部感染等,李生杰当时选择了微创手术,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手术,手术进行了30分左右,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术后骨折带来的痛苦消除,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人,尤其老年女性患者。主要表现是腰部的疼痛,尤其是起床,卧床以及活动的时候疼痛更加剧烈,是老年骨折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骨折。这种骨折保守治疗需要卧床40天左右,现在他们采用的是腰椎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就是将使骨折椎体的强度立刻加强。患者术后卧床三小时就可以做起来行走活动,术后疼痛立马就缓解了。”李生杰介绍,这也是现在治疗老年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最先进方案,他已经做的炉火纯青了。

在李生杰的意识里,自己的辛苦和工作风险永远排第二,患者的生活品质第一位,无论年纪多大,他都会拼尽全力为患者争取最优生活品质,从不含糊。

谈及成就,李生杰从来不忘他的每个团队成员。然而,在带团队方面,他第一标准是严格要求,因为这是一份关乎生死的工作,他绝不允许自己团队的成员有任何工作闪失,做到每个环节精益求精。技术方面以身作则,他总是对科室年轻医生进行指导,做完手术进行及时全面复盘,总结问题,继续改进。

不仅工作上兢兢业业,生活中,李生杰更是一个难得的孝子。他每周有一个雷打不动的“日程”,就是去农村老家陪伴年迈的父母。不是简单地去看看,他和父母一起平整土地,种菜,收菜,体验着一个完整的种植过程,把和父母一起的劳作时光作为快乐的源泉。

图为李生杰主任在农村老家为父母秋收劳动

付出终有回报,李生杰近年来相继获得了甘肃省卫生厅“优秀医疗队员”,甘肃省优秀医师等荣誉称号。作为全省骨伤科重点专科带头人,李生杰以带领白银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发展为己任,在救死扶伤的这条路上,把对事业的所有热爱和担当给了每一位患者,迎来一张张痛苦的面容,送走一个个微笑的背影,不惧艰难险阻,为白银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患者撑起了一片健康幸福的蓝天。(图文:韩敏)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