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谟县“六力六变”一体推进农村 人居环境整治和庭院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3-06-29 17:06:4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辛文 | 责任编辑:乔沐今年以来,望谟县相继出台《望谟县 2023年庭院经济实施方案(试行)》《望谟县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等文件,就发展庭院经济、整“五脏”治“八乱”等工作作了具体安排。为贯彻全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精神,今年 3月,望谟县选取新屯街道新屯村石头寨组、纳包村纳义组、平洞街道坝奔村、大观镇纳岸村、边饶镇播东村 5个村(组)作为县级示范点精心建设,6月 9日,县乡村振兴指挥部组织各乡镇(街道)、县直有关部门进行观摩,并召开推进会总结推广经验,营造出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截至 6月,全县集中开展整治活动 1524次、投放垃圾箱 1835个、清理垃圾 2318.2吨、清理河道 235条、治理黑臭水体 67个,保洁员开展公共区域保洁 16652人次,张贴“环境三包”责任牌 58210张,15个庭院经济项目全面启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做法是:
一是党建引领聚力,内生动力由“弱”变“强”。各示范点所在乡镇(街道)党(工)委探索“党建+庭院经济+人居环境整治”新模式,着力打通党群连心“最后一公里”。示范点村“两委”通过群众会、院坝会和逐户走访等方式,广泛征民意、集民智,共商发展庭院经济、整治人居环境的方式。村支书、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从自家入手,带领左邻右舍建设美丽庭院、维护房屋及公共区域环境卫生,逐渐形成“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局面。如,平洞街道坝奔村党支部先后与群众共商 13次,动员其将建房已下“基脚”的土地复垦,用于种植西瓜,发展庭院经济,同时,通过基层党组织发动,引导群众把杂乱闲置的集体土地清理后建村公共停车场,解决群众车辆乱停乱放的问题。
(图为:坝奔村将建房已下 “基脚”的土地复垦后种植西瓜)
二是“四乡人才”助力,乡村治理由“共治”变“自治”。我们全面贯彻州“四乡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在乡村建设中凝聚人才力量,各示范点以乡情乡愁为纽带,组织发动“四乡人才”参与村庄建设、村庄治理,为村民自治立榜样,加快健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治理体系,持续提升群众“主人翁”意识。 如,新屯村石头寨组发动“四乡”人才自愿捐资修缮老旧脱色的房屋外墙,新屯中学老师还自发到石头寨开展“艺术振兴乡村创意点亮农村”活动等,成为“四乡人才”助力的典型。又如,纳包村纳义组成立组级村民“议事会”,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召开群众会、院坝会、堂屋会、火坑会 20余次,发动群众自发参与整“五脏”治“八乱”。
(图为:新屯村组织群众召开家庭院坝协商会)
三是以工代赈发力,增收对象由“老板”变“农民”。我们始终把解决群众就业增收问题作为实施庭院经济项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致力于帮助收入较低群众拓展就业门路,纾困解难。各示范点在实施庭院经济项目过程中,均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吸纳本地群众参与,确保劳务报酬发放比例占项目总投入的 20%以上,促进当地低收入人群就近就业增收。截止 6月 10日,4个示范点庭院经济项目均由村合作社组织实施,共用工 111人,已发放劳务报酬 144万元,同时,各示范点就地取材,将群众自有的竹子、木头、废砖、石头作为项目原材料,降低建设成本。大观镇纳岸村用竹子、新屯街道新屯村石头寨用石头、平洞街道坝奔村用废砖作为庭院经济项目材料,就地取材、变废为宝。
(图为:群众参与以工代赈项目建设)
四是“飞地庭院”出力,政策覆盖由“窄”变“宽”。对于一些村寨房屋紧凑、沿路而建,房前屋后没有适宜地块,导致庭院经济项目无法覆盖的群众,各示范点坚持因地制宜,通过在寨子周边集中开垦、改良废弃地、低效地、闲置地等方式,覆土增肥,打造“飞地庭院”,确保监测户、脱贫人口全部享受庭院经济政策。如,大观镇纳岸村针对部分监测户沿路无可用土地的状况,村“两委”在活动室附近统一盘活村集体土地,划分成多个小地块,交由无适宜土地的监测户种植、管理和受益。又如,新屯村石头寨组利用沿河集中连片土地建设“特色田园”,同步发展休闲垂钓、采摘经济等衍生业态,将庭院经济与休闲观光有机结合,放大庭院经济项目的覆盖效益。
(图为:纳岸村在村活动室附近建设的 “飞地庭院” )
(图为:新屯村石头寨组沿河建设的 “特色田园” )
五是向“山”要地给力,产业发展由资源“消耗型”变“节约型”。基于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不平整不连片的现状,我们念好“山”字经,探索向“山”要地,通过依山就势、拓荒开发、平谷填壑、空间再造等方式,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高土地产出力,同时积极盘活闲置低效资产,通过改造一批、融入一批、建设一批等多种方式,让村集体闲置土地、群众房前屋后撂荒土地等低效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如,边饶镇播东村把废置的石山凹、河滩、荒地和旧宅基地覆土增肥,采取“架上果、果下菜”的立体种植方式,解决耕地稀有化、碎片化、零散化等问题,既发展经济,又维护生态。又如,平洞街道坝奔村将暂未建房的宅基地盘活建小养殖场、小菜园种植时令蔬菜,利用禽畜粪污为菜园增肥,推动种养一体发展。
(图为:群众把废置的石山凹覆土增肥)
(图为:播东村 “架上果、果下菜”种植方式)
六是“一石二鸟”协力,项目效益由“增收致富”变“富美共融”。我们坚持把发展庭院经济与整治人居环境有机结合、共同推进,构建庭院管护治理长效机制,拓宽农民增收路径,逐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协同发展。各示范点发动群众在庭院内种植蔬菜、水果,规范家禽家畜养殖的同时,加快整“五脏”治“八乱”,保证房前屋后、厕所、圈舍等环境整洁,一体推进产业发展和乡村美化靓化。目前,各示范点环境清洁、村庄整洁、庭院靓丽、产业兴旺、乡风淳朴,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图为:播东村打造小养殖园、小菜园、小果园 “三园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