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白银:纺织路街道下足“四个功夫”,推动禁毒工作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2023-06-30 13:59:3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周花花 | 责任编辑:乔沐

在没有硝烟的禁毒战场上,活跃着一支被称之为没有警服的民间禁毒队伍,就是遍布在各街道、村、社区的禁毒工作者,禁毒专干抛开偏见,自愿走进吸毒人员,以自身的专业知识指导戒毒者避免复吸,并宣传戒毒知识,使吸毒人员成功戒断毒瘾,过上正常的生活,让他们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人人都有做错的时候,但只要认识错误,并且能知错能改。我也曾经吸过毒,我希望社会对那些曾经吸过毒的人能多点包容、给他们机会改过自新、重新做人。”这是一位吸毒人的自述。

为增强全民禁毒意识,营造浓厚的禁毒氛围,白银市白银区纺织路街道禁毒办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禁毒工作方针,下足四个功夫,推动禁毒工作走深走实。

一、在宣传教育上下功夫,确保工作“多载体、多主线”

以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为载体,以禁毒宣传进万家为主线,以禁毒宣传月、“6.26”国际禁毒日、“12.1”世界艾滋病日等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禁毒法》、《戒毒条例》的宣传,全力提高全民禁毒知识知晓率和拒毒防毒意识,同时,充分发挥青少年“三位一体”禁毒宣传教育机制,深入学校、社区、家庭、农村、场所、单位开展毒品预防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广大群众以及青少年学生识毒、防毒、拒毒能力,自觉远离毒品危害。在此基础上,对涉毒人员采取入户走访、开展心理咨询等形式,引导他们远离毒品,尽早摆脱毒瘾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努力构筑起拒毒防线。

二、在责任落实上下功夫,确保工作“有人管、有人抓”

一是落实涉毒人员管理机制。对涉毒人员,建立“一人一档”管理档案,结合网格化管理采取定期排查与经常性入户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对涉毒人员的生活、思想以及就业情况,进行逐一登记,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二是严格社区戒毒人员管控措施。日常管理做到“三落实”,即“每月报到制度落实、定期毛发检测(尿检)制度落实、外出请假制度落实”,2022年,纺织路街道辖区内12名戒毒康复人员均回归正常生活,未发生脱失漏管事件。

三、在关爱帮扶上下功夫,确保工作“人性化、接地气”

为了抓好对涉毒人员的关爱帮扶工作,白银区纺织路街道禁毒办始终坚持“教育、挽救、感化”的方针,针对每个涉毒人员的具体情况,逐人制定个性化的帮扶方案,提高转化成效。一关爱吸毒人员家庭生活,除了要全面掌握吸毒人员日常生活、工作情况外,更要加大力度搞清家庭情况,如家庭成员构成、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是否和睦、家庭成员工作情况、主要收入来源等,以确保零复吸率。二关爱吸毒人员就业情况。详细了解吸毒人员的就业意愿、想从事的职业方向。对吸毒人员开展广泛的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其技能素养,同时,应当与社会保障部门加强沟通联系,做好对接工作,针对戒三人员的相关服务工作部门,有针对性地为戒三人员提供合适的岗位及更多就业选择,从根本上提高其生活水准。三关爱吸毒人员社交情况。密切关注吸毒人员社交情况,劝诫其谨慎交友,鼓励其与积极乐观、热爱生活、充满正能量的人交朋友,同时,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过去“一刀两断”,挥别“毒友”,建立积极、健康的朋友圈,开始新的生活。目前,已将16名家庭困难涉毒人员纳入了低保,并为3名康复期满涉毒人员安排了就业。

四、在党建引领上下功夫,确保工作“落得实、管长效”

白银区纺织路街道禁毒办建立“党建引领”运行机制,发挥辖区内社区服务团队、志愿者服务团队的优势,实现辖区内有限资源的互补共享,通过加强对其的关怀救助,给予米、面、油等日常用品,帮其解决心理问题,耐心沟通、拉进距离,开展一系列的“点对点”服务。以“网格员+楼栋长+单元长”等形式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禁毒志愿者宣传服务,把禁毒志愿者服务+社区志愿者服务融入进去,让社区居民人人参与其中。开展SYB创业培训,圆了35名戒毒人员的创业梦。让“党建引领”不再是挂在墙上的宣传标语,而是无声地融入到服务工作中,使“党建引领”禁毒工作的优势充分得到发挥,从而进一步筑牢禁毒防线。

(通讯员:周花花)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