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蓬莱仙境,共话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07-21 15:57:05 | 来源:咸宁新闻网 | 作者: 黄鸯 彭燕燕  颜钰婷 | 责任编辑:乔沐

2023年7月7日至7月11日期间,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赴泉州市安溪县探究禅茶清水文化助力蓬莱仙境文旅发展实践队前往安溪县蓬莱镇开展为期五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就乡村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文化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等问题,与乡镇干部、企业家及村民进行深入探讨,并通过全媒体传播方式,展开红色宣讲,活化非遗文化,深贯文旅融合脉络,助力蓬莱乡村振兴。

在产业振兴的道路上,蓬莱镇以茶产业、旅游产业为主,辐射带动荔枝产业、中草药产业、非遗特色产业等蓬勃发展。同时,蓬莱镇积极响应“万企兴万村”行动,持续推进“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做好重点帮扶,推动蓬莱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践队一行聚焦安溪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居面线手工制作技艺,深入龙居面线非遗工坊,积极创新,探索大众喜闻乐见的“直播带货”方式,展开一场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非遗文化推介活动,为推进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提供生动实践案例。

图为实践队员开展非遗直播推介会|黄鸯供图

在人才振兴的道路上,蓬莱镇充分发挥乡贤引领作用,探索“乡贤+”的乡村治理模式,建设了一批文化公园、休闲广场等;发挥“教育强镇”文化优势,开展多场乡村振兴普法宣讲活动,积极选拔培育农村“法律明白人”,组织学生志愿队向当地居民和游客发放宣传手册、普及法律知识;发挥高校共建职能,与福建农林大学建立教学科研实践基地。本次实践中,实践队与蓬莱镇青年之声成员、“扬帆计划”实习生展开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旅研讨座谈会,深入推进校地共建,展现农林青年智慧,为蓬莱镇进一步发展建言献策。

图为实践队与蓬莱镇青年之声成员、“扬帆计划”实习生展开文旅研讨座谈会|黄鸯供图

在文化振兴的道路上,蓬莱镇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度挖掘蓬莱镇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倾力打造清水祖师文化节、荔枝文化节等,将非遗文化体验与节事活动相融合,培育一批内涵丰富的农文旅产品,做大做强蓬莱清水文化品牌,着力构建一个“龙头引领、以点带面”的全域旅游小镇,致力于打造泉州文旅龙头品牌。本次实践,队员们走进官桥区革命委员会旧址、登虎榜关帝庙、清水岩景区与石镜山景区,通过参观体验、深度访谈、线上直播等形式,将自身专业知识与乡村文旅相结合,讲好登山村红色革命故事,拓展两岸同根同源的清水文化活力,为乡村文旅发展贡献“农林智慧”。

图为傅景华书记带领实践队参观官桥区革命委员会旧址|刘泽宽供图

在生态振兴的道路上,蓬莱镇深挖生态资源优势,统筹推进“五个美丽”建设,多措并举引进一系列文旅项目落地,投资建设“好美田园综合体”,变绿色为效益,促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产业,激发乡村绿色活力。为探索乡村振兴“安溪样板”,实践队走进福建美丽休闲乡村旅游典型示范建设点——蓬莱镇鸿福村。其中,鸿福村石镜山景区以蔡洋水库为中心,优化水资源配置,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将山、水、林、湖、田、草等自然资源串联,并推进民宿等新兴业态的落地生根,建成集农业、科研、教育、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绿色低碳型田园综合体,持续走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

图为蓬莱镇鸿福村石镜山景区|黄鸯供图

在组织振兴的道路上,蓬莱镇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村集体经济组织换届,依法推选符合新时代新发展阶段要求、团结带领集体成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提升城乡治理水平、创造美好生活的村集体经济组织班子和带头人,强化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同时,蓬莱镇坚持党建引领,建立安溪县首个镇级乡村振兴学堂和村级党校,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建设多个科教实践基地,凝聚多方力量,有效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

图为福建农林大学学子赴蓬莱镇展开实践调研|刘泽宽供图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举措。“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作为农林院校学子,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将从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出发,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以实干担当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图为实践队在清水岩景区合影|刘泽宽供图

(通讯员 黄鸯 彭燕燕  颜钰婷)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