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经验”渭城实践之文汇篇:调解新“枫”促和谐 春“枫”化雨润万家

发布时间:2023-08-01 09:58:2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韩永国 | 责任编辑:乔沐

陕西咸阳市渭城区文汇路街道办司法所所长张涛介绍:“这里就是我们文汇路‘知心大哥’的调解室,进了这扇门,就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文汇路街道办的“名人”,百姓口中亲切的“老黄”——黄永奇。

张涛说:“提起黄永奇的名字,邻里都耳熟能详,谁家有什么大小事,矛盾纠纷,都喜欢去找老黄解决,他也以专业、热心赢得大家认可。”“永奇调解工作室”已成为渭城区文汇路街道人民调解工作的一块“金字招牌”。

在“永奇调解工作室”里,映入眼帘的锦旗不禁让人想去了解背后的故事。

黄永奇说,“这是一起关于赡养老人的案件,社区反映该老人年事已高,无人照顾,养老就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可之前因一些家庭琐碎问题导致母女关系僵硬,与四个女儿来往较少,所以,谁来赡养就成了大问题。”

黄永奇表示:与四个女儿见面后,对安置老人的问题起了很大的分歧,无法平心静气进行沟通,始终不能达成一致意见。但老人的赡养问题刻不容缓,他便从法律规定、社会公德、伦理道德等方面对四个女儿进行耐心教育,规劝她们要善待老人,让老人老有所依。

经过数次耐心地思想工作,在真情感召和说服教育下,母女五人冰释前嫌,打开心结,达成赡养协议,四个女儿同意每人每月支付500元,作为韩大妈住养老院的费用,并承诺每月看望老人4次,确保老人在养老院生活稳定幸福。

工作人员介绍:“这面锦旗是通过邮寄过来的,当事人是因为在保洁公司工作期间擦玻璃夹到手指造成粉碎性骨折……”

“还有一个当事人在行走过程中被饭店门口的充电线摔倒,受伤后店家拒绝负责……”

“有疫情期间托管班要求物业减免物业费物业不同意的、有拖欠工资无法发放的、还有因为邻里纠纷打架的……”

一桩桩难事、一件件矛盾纠纷的解决,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能手引领示范作用,实现矛盾就地化解,不上交、不激化。黄永奇说,“人民调解工作有维护社会稳定的成就感、回报社会的满足感,作为一名专职调解员,我的目标就是让人民感受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幸福感。”

黄永奇表示:“调解工作需要耐心与责任心兼具,有时也会遇到困难,但我坚信,用心、用情服务人民,再多的矛盾都能化解。”

“永奇调解工作室”是文汇路街道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化解矛盾纠纷的缩影,有很多像黄永奇一样的人民调解员穿梭在文汇路街道各个社区的大街小巷。

据了解,今年以来,文汇路街道办已经帮助群众化解急难问题60余起,调解室充分发挥老同志具有人熟、地熟、情况熟和威望高、能力强等特点,将“熟人”的势能转化为调解的动能,用法治思维引导公平公正处理问题,化解难案、积案、老案等,及时把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让调解的新“枫”吹到每个群众身边。

渭城区文汇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田洋表示,“我们要做到情况清、底数明,群众心里话有人听,烦心事有人管,真正将服务管理的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为更好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使命,秉持“民有所呼、我有所行”理念,按照“一格一员、一岗多责、一专多能”的原则,发挥网格员“宣传员、信息员、排查员、服务员、调解员、牵头员”六大员职能,充分履行工作职责,竭尽全力为老百姓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服务。

近年来,文汇路街道办按照市区关于“党建引领、法融网格、共治共享”的部署要求,以高标准建设街道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为核心,以同步建设便民服务、审批服务、共智服务和融合服务四大服务功能区为支撑,通过“三个坚持”,实现“四优化”、“四提升“、“五联动“,推动党的组织建设向网格延伸,平安法治建设向网格聚力,“一专四兼”队伍向网格下沉,实现党建网与平安网“双网”融合,着力解决群众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基层的矛盾纠纷解决好,才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文汇路街道将以矛盾纠纷调解为抓手,不遗余力关注民情、改善民生、维护民安、促进民和,不断提高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水平,真正让新“枫”吹进文汇的每一个角落,让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努力打造为民解忧的“终点站”。(图文:韩永国)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