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振兴。乡村人才是引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和生力军,抓好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乡村人才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实现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建设一支爱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人才队伍极为关键。要立足乡村产业发展实际,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补齐农村人才短板,集聚政策优势,强化人才有效供给,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担当作为、贡献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要全面做好引才聚才文章,扩大乡村人才蓄水池。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大力集聚各类乡土人才,接通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通过组团招引一批、精准选派一批、柔性引进一批等方式,拓宽乡村人才引进渠道,为乡村各项事业发展注入人才活力。优化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结构,注重从返乡人才、土专家、田秀才、种养殖大户、非遗传承人等各类乡土人才中选拔优秀人才。实施乡村人才回流计划,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利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重要时间节点,吸引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和退役士兵等各类人员返乡就业创业。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围绕乡村产业振兴、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繁荣乡村文化等方面,聘请高校、科研院所和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乡村振兴首席专家、特聘顾问,设立特色主导产业专家工作室,用最新的乡村发展理论经验,指导农村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
二要全面做好培才育才文章,搭建乡村人才大舞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组织引导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社会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领域人才到基层一线服务,支持培养本土急需紧缺人才。聚焦头雁领航,选好用好村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健全村干部后备库,将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等有市场经济头脑、发展经济经验,有带头致富本领、热心家乡建设的优秀人才选进村“两委”班子,鼓励村党组织书记和致富能人带头领办、创办种养殖合作社,带领群众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创新育才方式,采取“线上+线下”“请进来+走出去”“理论教学+田间实训”等方式,通过专题培训、外出参观学习、先进典型示范带动、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帮带等方式,着力提高乡村干部致富带富能力、依法办事能力、做群众工作能力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能力。加强乡村人才队伍综合素材提升,着力打造一支本领过硬的专业性乡土人才队伍,切实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赋能。
三要全面做好留才用才文章,营造乡村人才优生态。“栽好梧桐树,才能留住金凤凰”。人才环境是人才工作的基础和根本。要坚持用事业留人,立足乡村产业发展需要,注重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强示范、促引领的“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种养殖大户”等乡土人才,积极引导他们服务乡村、发展乡村、振兴乡村。落实科技特派员选派制度,积极引导科技特派员在“三春”生产、春种、夏免、秋药、冬防期间全部下沉乡镇农牧村一线驻村蹲点,开展科技示范指导,采取手把手现场讲解、亲身示范操作、入户面授交流、集中进行培训等形式,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力量。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将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乡土人才推荐为“两代表一委员”,认真落实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机关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制度,提高乡村干部待遇保障。深化乡村人才激励,注重从种养殖大户、合作社带头人、文化传承人中开展乡土拔尖人才及乡土名家评选活动,有效激励乡土拔尖人才成长成才。加强对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努力营造尊重乡土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作者:甘肃省酒泉市阿克塞县委组织部 吴景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