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美绿高速新画卷 ——萍乡绕城项目多举措推动美绿高速建设纪实

发布时间:2023-08-04 11:05:0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翟勇 闵伟 | 责任编辑:乔沐

赣西明珠—萍乡,素有“湘赣通衡”、“吴楚咽喉”之称,是一座集红色、绿色、古色于一体的旅游城市,这里群山环绕,风景秀丽。萍乡绕城高速公路的建设,将为这份美丽又增添一道靓丽风景。

萍绕项目树牢“美铸自然,绿建未来”的理念,坚持以更高站位、更高标准,全方位进行绿色管理谋划,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管理高效型、创新驱动型的“美绿高速”为目标,让美绿交通惠及萍乡人民。

设计引领,践行美绿发展理念

萍乡绕城高速公路起于芦溪县银河镇,与沪昆高速武功山枢纽互通相接,途经芦溪县芦溪镇、上埠镇、南坑镇,终于湘东区麻山镇、白竺乡,与萍莲高速相接,沿线涉及国家级保护区2处、省级保护区1处、生态红线20处,生态敏感点多,环境保护要求高。

在勘察设计阶段,通过勘察区域地形地貌特点,充分考虑耕地占用、高填深挖、生态环保等因素,坚持生态选线、环保选线、安全选线,采取避绕环境敏感点、少占农田等系列措施,使用地红线较用地预审节约317亩,最大程度实现自然环境、路域景观有机融合,以保护宝贵的生态资源。

在景观设计阶段,将武功山“万岭青幽透碧岑,千山寂杳暮云沉,空中草甸绿如茵”的自然风景融入服务区的景观设计。互通枢纽处充分保留原有地形地貌,通过植物高低变化引导视线,构造景观错落感,以“疏林草坪、高低错落、群落组团”的设计理念点缀特色景观小品,打造“绿韵之息,缤纷之舞”的互通景观。为凸显边坡景观层次感,营造良好视觉效应,利用3DMax技术实现方案真实场景展现,指导边坡绿化色彩的合理分级搭配,亟力将项目打造成生机勃发的“彩色生态长廊”。

创新引领,助力美绿高速建设

为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双碳"目标,萍绕项目以山口岩隧道、武功山服务区、收费站为载体,通过代-以光伏绿电为主替代,降-以节能高效设备为主降本,控-以应用数智化系统为主管控,汇-以高固碳植被建设为主碳汇的“代降控汇”路径,打造“近零碳”试点路。收费所站与服务区的建筑屋顶、停车棚、空地等区域采用“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模式,在隧道进出口顶部安装透光式光伏薄膜组件,降低司乘人员驶入隧道的“黑洞效应”和驶出隧道的“白洞效应”,确保行车安全,全力满足沿线设备用电需求。

为发展地方循环经济、推进资源综合利用,萍绕项目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结合萍乡市钢渣资源丰富、运距便捷的特点,项目办因地制宜开展钢渣综合利用创新研究,通过技术手段将钢渣用于防护、路面工程,实现钢渣固废材料循环利用,推进固废源头减量,减少占用土地资源,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实现降本增效、绿色发展。

品质引领,打造美绿自然生态

为落实《江西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深化品质工程创建工作要求》、《江西省高速公路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规程》等文件要求,萍绕项目重点打造清水混凝土工程。为提升混凝土实体工程内在、外观质量,邀请了省建材院专家团队到项目指导优化清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结合混凝土质量影响因素,制定了《萍绕项目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要点》、《首件N+示范制实施细则》等管理性文件,实现质量指标显著提升。

结合萍绕项目特点,项目办创新试验管理。全线施工单位集中打造江西省高速公路项目首个集中化、标准化、数智化的“试验园区”。试验园区负责本项目所有试验检测工作,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试验数据的自动采集。试验数据实时上传至数据中心后,系统自动生成对应的质量保证资料的记录表和报告单,提升试验检测管理效率、试验质量。

萍绕项目办发扬新时代交通人精神,精心谋划,精准落实,努力绘就一条畅通、安全、舒适的“美绿高速”新画卷。(图文:翟勇 闵伟)

查看网址